后来,章宇陆续在一些小众电影中露个脸,像《水凤凰》《李雷与韩梅梅》《斗鸡人》等。
在北漂的第三年,章宇一时兴起,突然想给自己改个名,就把笔画稠密的"章鑫",改成了眉清目秀的"章宇"。
不知道是不是改名带来了好运,2010年,28岁的章宇认识了一个对他很重要的人。此人就是导演吕惠洲。
两人在一起聊了聊北漂的经历,越聊越兴奋,后来决定把这个故事拍出来。
吕惠洲给电影取名《手枪》,大纲就简单一句话:
"故事的主人公叫猛子,来自贵州,2008年来投靠舅舅。"
之所以大纲只有一句话,是因为剩余的部分,吕惠洲决定让章宇自由发挥。
因为猛子就是章宇,章宇就是猛子。
这个想法让章宇觉得很刺激,他立即决定剩下的半年不干别的了,就研究这个戏。
六、
为了拍戏,章宇住在拍摄地附近的一个小旅馆里,就连日常的名字也换成了猛子。
他每天去小卖部门口打台球,去公共澡堂洗澡,晚上跟外来务工人员一起侃大山。
没人知道他是个演员,所有人只知道他叫猛子。
后来,章宇跟小卖部的"三哥"熟悉了起来,三哥总是劝他:"兄弟,你这样混日子不行,要不要我给你张罗个活儿?"
面对三哥的热情,章宇心里很不得劲,于是告诉三哥自己打算拍个纪录片,这样才糊弄过去。
过了一段时间,导演吕惠洲带着摄影师来"复景"。
章宇站在他们身边看拍得怎么样。结果,吕惠洲他们谁都没认出来章宇。直到章宇拍了拍吕惠洲,吕惠洲才反应过来,吓得一直喊:"我X,我X,我X!"
看到吕惠洲的反应,章宇笑了,他觉得自己成了,他彻底成为了猛子。
杀青后,章宇给吕惠洲发了条短信:
"我明天就得做回我自己了,但我在做猛子的时候,感觉我更像我。"
这是章宇最"不疯魔不成活"的一次"激情之旅",也是唯一一次。
可惜,因为各种原因,《手枪》直到2021年才上映,且很少有人知道。
拍完《手枪》之后,章宇闲了大半年,跟朋友一起干了个饭馆,叫"二娃盖饭"。
馆子里只有两道菜,一道叫"二娃牛肉饭",一道叫"二娃盖饭"。
这段时间,倒不是真的没有人找他拍戏。
宁浩就曾找上门来,结果被章宇给拒了。
七、
2012年,宁浩筹备电影《黄金大劫案》时,找到章宇。但章宇觉得剧本没意思,就给拒了。
好在宁浩爱才,五年后把章宇推荐给了另一个新锐导演文牧野,这才有了《我不是药神》中的"黄毛"。
很多演员接戏接通告都不自由,为毛章宇想接就接、想拒就拒呢?
这不仅仅是因为章宇的经纪公司老板是他朋友。
还因为朋友没想着靠章宇站台挣钱,章宇也从来不求着朋友帮他花钱做宣传,所以,章宇在电影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曝光,即便是采访也都是文字采访。
因为章宇觉得,"文字限流,关注的人会少一些"。
2016年,34岁的章宇接了一部电影叫《巧巧》,饰演一个底层混混李卫。
那部片子几乎都是素人,摄影师甚至是导演拉来的杀猪匠……
最有意思的是,那些素人以为章宇也是素人。拍完戏之后,才知道这个又黑又矮的小个子,竟然是一名科班出身的演员。
但这也不全是素人眼神的问题。
章宇在拍戏前,提前去云南,用"李卫"这个名字生活了一段时间,每天花天酒地、逍遥快活,把自己彻底变成了"混混李卫"。
"与其演他,不如成为他。"这是章宇一贯的表演方法论。
后来,这部片子上映后,看的人不多,却入围了2017年的柏林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