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她终于摆脱了文艺片的小众戏路,接了更多大众化、商业化的剧。
2019 年《误杀》,她饰演被害女孩的母亲阿玉,与陈冲同框飙戏,一点也不输。
2020 年《沉默的真相》,她扮演的李静,在廖凡、宁理一众演员中,一样抢眼。
另一方面,谭卓的表演风格,也肉眼可见地,越来越成熟。
她从依靠感性感知角色的天赋型选手,开始转型为:
有投入也有抽离,能够站在角色之外解读角色,然后再赋予角色生命的专业型演员。
比如,《沉默的真相》时——
她能够利用一些细节动作,来辅助自己的表演,从而让角色更令人信服。
到了《对手》中,她变得更加成熟与自信了。
不仅为呈现人物身份的真实性,加入很多自己的设计。
在对人物的解读中,甚至展现出来几分调度和运镜的导演功力。
生活中的谭卓,整个人的状态也更加放松、洒脱。
《对手》拍摄完毕后,她和郭京飞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两人在访谈中笑点频出,你很难将她和丁美兮再联系在一起。
也不再把全部生活,都投入到表演中。
而是懂得抽离出来,去做更多的事。
参演话剧,去北大进修了哲学,这两年又开始做装置艺术。
2020 年,她创作的装置艺术《无限可能的 Baguette》在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上展出。
2021 年,她又以疫情为背景创造了装置艺术《下午茶》。
在她看来,在影视剧中表演,更多的是角色在说话,但在艺术的世界里,她更能表达自己。
而工作之余,她每年都必须留出两个假期,来和家人相处。
从谭卓身上,其实能清晰地看到,一个天赋型女演员的转变。
早期的她,全部身心投入到表演,靠着天分,一部接一部戏地拍。
不怎么曝光自己,也不太在意名气与流量。
为自己赢得 " 文艺女王 " 的名号,但也把自己逼到险境。
现在的谭卓,不再是仙气飘飘的文艺女神。
拍起了商业片,电视剧,从小众演员,变得越来越主流。
或许有人会为这样的转变而惋惜。
可在飘看来,这恰恰是一个成熟的女演员,更职业,也更健康、良性的状态。
也让我们对演员演艺生命的持续性,有了新的认知。
表演固然需要人全身心地投入,认真对待。
但像演员这类创作性很强的工作,对人的消耗本就很大。
有时,把它当成人生的全部,纵然能短暂绽放,放长远看,却不利于演员演艺生命的持续和健康。
毕竟,彩云易散琉璃碎。
太美好,也太脆弱的事物,总是易折的,人也一样。
熬过病痛折磨的谭卓,把眼光从工作转移到生活,去感受生活的乐趣。
或许才是一个天赋型演员,保持表演生命力的密码。
况且,从纯体验派,到讲究技巧的表现派演员。
谭卓身上那股洒脱自由,优雅从容的姿态,一直没有改变。
她的蜕变,多了几分韧性,也多了几分生活打磨出来的粗粝。
这样的转变,并不会缩短她的职业生命。
只会让她的职业生涯变得更绵长,也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