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初,在意大利,谷爱凌第一次斩获世界杯冠军,颁奖仪式上,现场主播将她的英文名 "Eileen" 误念成 "Alien",也就是外星人的意思。所以,很多意大利孩子会向她高呼:" 外星人,你滑得真好。"
谷爱凌不足 19 年的人生的确像个天外来客:她在身高刚刚超过讲台的年纪高谈性别平等;17 岁成为学校里第一个提前一年完成学业的毕业生;18 岁成为时尚杂志的客座编辑,以及滑雪世界冠军 …… 类似的头衔不胜枚举,但她却说,我只是将 " 找到自己的热爱,并享受它 " 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事。
对她来说,学滑雪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爱上滑雪也是。
母亲谷燕是专业滑雪教练,在谷爱凌只有 3 岁时便将她带进了雪场。
谷爱凌的母亲 谷燕
彼时,租来的滑雪板很短,小小的谷爱凌裹着层层叠叠的衣服,几乎是一个球,雪积得比她人还高,一不留神就会摔跟头。有一次她摔倒后睡着了,母亲花了很久才在雪堆里找到她。
那是她在内华达太浩湖度过的第一个雪季,冬天过后,她人生第二次回到中国。那一年,因为中国人首次在冬奥会获得雪上项目的金牌," 滑雪 " 刚刚走进普通国人的视线中,没有人知道这个在北京胡同里咿呀学语的 " 洋娃娃 " 会成为创造历史的人。
8 岁正式加入滑雪队后,从旧金山到太浩湖,要开车 4 小时,这样的路谷爱凌和母亲每周都要来回,至今 10 年。她曾感谢妈妈的陪伴," 结果我妈说,我开车去是因为我喜欢滑雪,不是为了你。要是我不喜欢,你滑得再好也甭滑了!"
如果说滑雪是母亲教她的第一课,那么享受热爱便是第二课。
谷爱凌沉迷于滑雪时自己脚步变换的节奏中,柔软且粒粒分明的雪在雪板下流过,让她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她渴望在空中创造新动作,也看到过很多连续 300 天只滑同一个动作的人。
她说:" 我去滑雪,是我选择了滑雪。在雪场,很容易看得出来,谁是为了成绩去做,谁是为了热爱去做。"
在她的中文名中," 爱 " 是热爱," 凌 " 则是凌云的意思," 妈妈说就像是向天上飞起来,不怕去挑战 "。
即使,她要挑战的是极限。
" 竭尽全力,做到最好 ",是姥姥送给她的座右铭。
这个身高只有 1 米 5 的南京女人,今年已经 86 岁,烫着利落的卷发,被外孙女称为家里的 " 主厨 ",干活麻利,每个饺子褶里都藏着要强。很多年前,她为了帮女儿照顾孩子来到异国,几乎成为母亲之外,谷爱凌的另一半价值观来源。
谷爱凌和姥姥
学校开运动会时,姥姥是出席活动的家长。那次,谷爱凌被第一名甩在身后,一拐角,看到姥姥站在一群高个外国人中,毫不怯场,双臂屈起、握拳,组织所有家长大喊,"Eileen,NO.1!Eileen,NO.1!(爱凌,第一!爱凌,第一!)"
" 结果我真成了第一。" 那是一次突破自我极限的过程," 要当最好的,不是把别人压下去,而是要当自己能当的那个最好的 "。
比赛时,雪场旁边有一个小亭子,里面可以看现场情况的实时转播,很多运动员完成自己的一轮比赛会聚集在那里,但谷爱凌不会特别注意画面里别人的动作,她最在意的并不是比赛的输赢,而是这一刻是否尽到全力。
" 现场去较劲已经太晚了,尽力把握自己 ",她说,训练场才是有更多故事的地方。
在室内训练时,她曾在落下时重重地磕在了泡沫池的边沿,大腿外侧很快出现一大片淤青,但只是简单的冰敷后,她马上翻起身继续训练。但这并不代表她是无畏的莽夫。
她从来不在学习动作时只抱 " 试一试 " 的念头,而是在将自己抛向空中之前,花费几小时构思技巧,在上雪场之前,耐心地在泡沫池和蹦床上度过无数时间,尽一切努力做好身体上的准备。
曾经有位教练说:"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拉伸很无聊,但她连每次拉伸都想要做得比上次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