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以为舆论的偏激是编剧的胡编乱造,有事实可查。
2004年,柳永哲案告破后,因为对群情激愤的围观民众处理不当,当时带头侦破此案的警长不仅升职无望,还被降职处分。
04
异类,总是孤独。
幸好,异类不只一个宋河英。
剧中第二个中心人物——鉴定科长国荣秀(陈善圭 饰)。
他敏锐地察觉到:
犯罪心理跟社会形态、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面对新时代,不能以常理(如情杀、仇杀、劫财等)分析的犯罪行为已经发生,并将愈发频繁地发生。
这些人会因为各种原因,诸如家庭不幸、社会矛盾等,形成极端人格,以传统动机无法定义的心理,随机或周密地连环犯案。
△ 下图图源:《韩国雨衣杀手》
曾经那一套只能依靠眼前能看到的证据判案的刑侦思维,逐渐暴露了自身的局限性。
原因是,不在眼前的、整体的、将要发生的罪行,这种思维统统看不到。
现代语境下,要想破案,首要条件是洞悉犯罪分子的内心。
与罪犯面谈是掌握其犯罪心理的重要途径。
然而,思维方法的革新谈何容易。
国荣秀不惜主动降职,从鉴定科长自贬为分析组长,也要力推犯罪行为分析组(侧写组)的成立。
结果求来的办公室,还被安排在地下废弃仓库。
没空调,连办公桌都不够,根本没人把这个部门放眼里,处处嘲笑揶揄……
好在,实践证明了侧写小组的价值。
这种价值体现在推测和预判两方面。
本剧第二个案件,幼女奸杀分尸案。
凶手把小女孩分尸后,把尸体的碎块用塑料袋包了两层。
而小组通过侧写,推测出这极可能是屠宰户的职业习惯。
其他警察查案都是从现有线索入手,按图索骥。
侧写师的第一原则,是站在犯罪者的角度体会、理解、思考。
借助对狱中另一名分尸犯的探访,小组能从有限的信息中推导延伸,甚至预判出罪犯的部分生活习惯、住所情况和生理缺陷。
事实证明,他们在两方面的判断都基本正确。
可即使侧写师这么厉害,他们抓住头两个罪犯,也靠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