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以面对恶霸和强权毫不露怯,对于她想要的东西也总是放手去追。
这正是莱农所缺失并向往的品质。
所以她无可避免地被莉拉吸引了,最终也成为了她的好朋友。
莱农觉得,仿佛亦步亦趋地跟着莉拉,她便可以汲取莉拉身上的勇气,逃离故乡。
她们一起买下了书店里的《小妇人》,奉为隗宝。
她们一起畅想着有朝一日成为小说中那样的作家,靠写作过上幸福的生活。
她们彼此嫉妒,彼此崇拜,彼此激励和触发着对方心中的希望与激情。
她们发源于同一个地方,但并没有走上同一条道路。
因为莉拉家里更穷,供不起她读书。
或许也有部分原因是莉拉从不示弱,所以也无法博得父亲同情。
总而言之,莱农的父亲答应了供她继续上初中。
莉拉则被她爹从窗户扔下楼,摔成了骨折。
她们的人生自这里开始分岔,踏上了不同的逃离之旅。
莉拉一直在反抗。
不让她读书,她就转而去设计鞋子;
黑手党想娶她,她就转而嫁入了另一个富豪家族;
富豪欺骗了她,她又满心奔向了自己想象中的爱情 ......
莱农则一直在迷迷糊糊中稳步实现自己儿时逃离故乡的梦想。
那个她曾经和莉拉一起拥有过的梦想。
整个那不勒斯四部曲,讲的也就是两个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友情。
以及试图逃离她们心中的故乡的故事。
>>>> 离开的,留下的
第三季的故事紧接第二季结尾。
莱农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收获了一些名气。
她的未婚夫出身名门世家,年纪轻轻便当上了大学教授,前途无可限量。
她的人生,眼看着一切将要走上正轨。
正如原著第三部的名字《离开的,留下的》那样,莱农是离开的那个。
她的世界充满了笑容。
留下的是莉拉。
为了保护孩子,她离开了原来的丈夫,跟着好友恩佐来到另一个区生活。
白天,两人都在附近的工厂打工。
晚上,莉拉会陪着恩佐自学计算机编程。
恩佐深爱着莉拉,但两人并不是情侣,莉拉只是很享受现在这种平衡。
因为不善与人相处,莉拉没少受苦。
总是被调来调去,受尽冷眼与嘲讽,还要被各种性骚扰。
工作的环境也是恶劣到不行。
每天八小时泡在香肠水里。
去零下二十度的冰库工作,只是为了每小时多挣 10 里拉。
她依然在反抗。
反抗工友的调戏,反抗老板的性侵。
但当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准备向老板提出改善薪资和工作环境的要求时,却发现工厂已经欠了索拉拉家的钱。
兜兜转转,最后竟然在给自己最痛恨的家族打工。
于是,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重压下,莉拉病倒了。
她觉得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叫来了莱农,想要托孤于她 ......
>>>> 重心的转移
第三季明显不同于前两季。
一方面,这时候的意大利处于一个十分动荡的时期,社会背景以不可忽视的姿态贯穿在了两位女主的人生里。
其实早在前两季中,就有不少看似闲笔的铺垫。
比如莱农带着莉拉参加老师家中的聚会,慷慨激昂地讨论该如何实现社会变革。
比如莱农在大学交的男朋友,更是一个完全不在乎学业的激进分子。
具体的这里就不展开了,感兴趣的去搜一搜即可。
除了尊重时代背景之外,社会背景的加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隐喻作用——
混乱与暴力并不仅仅存在于那不勒斯的老城区,而是存在于当时整个社会,整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