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第三部的重心开始偏向于莱农。
虽然整个故事的叙述者一直是莱农,但前两季显然重心要更偏向于莉拉。
在她自己的叙述里,她永远是那个跟在莉拉后面吃力奔跑的人。
但正如莉拉出嫁前对莱农所说的那样:你是我的天才女友。
这算是故事首次点题,也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反转。
它提醒了观众,一直以来,我们都跟随着莱农的视角去看莉拉,觉得她一往无前。
但如果能够站在莉拉的角度来看,或许事实并非如此。
第一季第一集。
两人下地窖去找娃娃,最终无果,便决定结伴而行,去面对她们想象中的街区的恶人。
这是她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朋友最初,也是最关键的一个事件。
而如果你注意看剧中莉拉的眼神,其实此刻她应该是已经找到了娃娃。
这是导演跳脱原著中莱农的叙述视角,偷偷夹带私货,给观众的一次暗示。
莉拉或许从来就不想莱农所想象的那么坚定勇敢。
反倒是莱农,凭着想象中的莉拉给予她的勇气,一步步曲折而缓慢地朝前走着。
一直以来,莱农都处于一种自我认同极度薄弱的状态之下,习惯于自我贬低。
她的大半辈子都把自己的价值附加于别人身上,爱人、学习、写作 ......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莉拉。
从来都是莉拉干什么,莱农就跟着干什么。
莉拉自学,她就发愤图强,莉拉结婚,她就带男友去小破屋偷情。
但现在不一样了,莉拉反而有了越来越多地露出脆弱的时刻。
莱农也即将面临婚姻、爱情、生子等一系列问题。
她不会像莉拉那样毅然决然地抛下一切,她们各自的处境也不尽相同。
她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去经历这一切,经历婚姻爱情生子创作等各个阶段的困惑,然后成长,她不能再依靠莉拉。
之所以在开头让她遇见尼诺,也是为日后的出轨埋下了伏笔。
莱农和莉拉,两种不同的人生,最终却是殊途同归。
即,真正做到自由独立。
>>>> 界限的消失
对于莱农来说,这份自由意味着摆脱莉拉的阴影,完成自我构建。
这也是后面三四季将要讲述的重点。
对于莉拉来说,这份自由意味着摆脱这个世俗的世界。
还记得剧集的开头吗?
故事的源起,是莉拉的突然消失。
已经满头白发的莱农觉得很气愤,于是决定写下自己和莉拉的点点滴滴。
一个问题是,莉拉为什么要消失,而不是死亡?
我想,大概是因为莉拉的生命动力更接近于一种激情,而不是平常人的欲望。
原著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设定,或许可以佐证这一点——
莉拉能为了爱情而狂热无比,抛下一切和尼诺私奔。
但她感受不到和尼诺做爱的快感。
这在第三季第一集里也已经有了暗示
莉拉能直觉式地感受到 " 界限的消失 ",感受到世界的堕落与支离破碎。
但莱农不行,她更擅长的是接受这个世界的规训,并实时调整自己做出应对。
莱农羡慕莉拉,我们都知道。
但莉拉就不羡慕莱农吗?我十分怀疑。
在工厂老板对她破口大骂时,她明明也会学着去示弱了:
我还有孩子,我不会告发你的,你相信我。
只不过,这种照猫画虎终究只能是浅尝辄止,难以为继。
对于莉拉是如此,对于莱农亦是如此。
她们都期望着对方能活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样子。
没有莉拉,莱农不会想着走出那不勒斯,没有莱农,莉拉的身心都会被锁在那不勒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