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年 4 月 29 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里,第 20 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典礼的颁奖仪式,如期举行。
在番茄君看来,这可能是金像奖历史上最华丽、最精彩、也是最星光熠熠,神仙打架的一届。
梁朝伟、吴镇宇、梁家辉、周润发、刘德华五人角逐影帝。
不仅如此,那届金像奖,还有很多其他光环。
当年的影帝梁朝伟同时也是戛纳国际电影节影帝,这是那个年代属于华人的最高电影成就。
而 2000 年的时候,全世界折服在港片脚下,《花样年华》征服了欧洲,《卧虎藏龙》征服了北美。
而第 20 届提名的这五位男演员,个个都是影帝,如果只算金像奖、戛纳电影节,仅这五个人就拿下了25 座影帝奖杯。
那是华语电影真正的巅峰,也是香港电影在之后 20 年里,无法企及的成就。
最近,第 40 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提名名单放出,对比 20 年前的颁奖礼,番茄君唏嘘不已。
此前,面对 " 港片已死 " 的论调,我总是不愿意承认。但每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名单的放出,又再一次次提醒港片已经衰落的不争事实。
这份第 40 届提名名单,去年在《怒火重案》中表现很好的谢霆锋和在《拆弹专家 2》中贡献优秀演技的刘德华,都没有被提名,林家栋则因为《手卷烟》和《智齿》被提名两次。
林家栋被提名,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港味最浓的两部商业电影在表演类奖项上挂 0,既说明了香港电影注定在小圈子狂欢的不争事实,也说明了港片正走在 " 自己玩儿死自己 " 的最终宿命。
在年轻观众心里," 港片 " 可能是怀旧的代名词,但在 70、80 甚至 90 后心中,港片就是一座电影丰碑。
在我心里,关于港片有两个明显的关键词。
第一个,叫定义。
港片定义了很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定义了华语电影的边界。
就拿开头的第 20 届金像奖来说,当年香港电影叱咤风云,在全世界刮起了一股 " 港片 " 旋风。
80 到 90 年代的动作电影席卷欧美,催生了李小龙,成龙这样的国际动作影星,当年的港片潮流就像今天的韩流一样,喜欢韩国整容、韩国女团和韩国明星的小年轻们不知道,那些年在韩国最流行的,是港片。
《请回答 1988》里,成德善的两个闺蜜,一个叫祖贤,一个叫曼玉。
电视剧里播放着张国荣的电影,剧中角色口口相传的,是《英雄本色》里周润发小马哥的情节。
那时候,韩国夸一个女孩好看,最标准的话叫 " 长得像王祖贤 "。《卧虎藏龙》横扫奥斯卡,《花样年华》征服欧洲观众,华语电影在香港这颗 " 东方明珠 " 的璀璨光辉下,迎来自己的最高峰。
其次,香港电影定义的,还有审美。
80 到 90 年代的香港女星,美得千姿百态,不可方物。
林青霞的英气,王祖贤的风情,关之琳的美艳,邱淑贞的性感,张敏的妩媚,李嘉欣的贵气,朱茵的灵动,李绮红的甜心 ……
我们不喜欢当下五官相似,毫无辨识度的网红脸,就是因为我们从小时候,就被港片中的女性塑造了关于 " 美 " 的认知。
美是自然不是人工,美是娇艳不是媚俗,美是各有特色,不是千篇一律。
这种对审美的重塑,与香港电影重塑华语电影暗暗相合,其实进入新千年,香港电影已经开始日渐式微,但 20 届金像奖那几年,的确是港片最后的巅峰。
而金像奖作为港片的狂欢,那时候百家争鸣,包容性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