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伍佰尽情享受当下的时候,一个属于他的时代,却悄悄到来了。
三、
1987年,台湾地区解除了长达38年的戒严令,无数音乐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其中有两家对伍佰影响很大。
一家是任将达创办的"水晶唱片",另一家是倪重华创办的"真言社"。
那一年,19岁的伍佰在路上看到了由水晶唱片举办的第一届"台北新音乐节"正在征稿,于是他写了一首歌,录好音投稿过去参加比赛。
那首歌就是后来的《小人国》,当时收录在水晶唱片发行的专辑《完全走掉》中。
但不巧的是,那年台湾新专辑多如牛毛,《完全走掉》并没能杀出重围。
伍佰也没自暴自弃,他带着乐队在"台北新音乐节"上继续表演,直到第三年遇见了另一个贵人,倪重华。
伍佰在台上狂放不羁的表演风格,看得倪重华两眼发亮,他当即决定签下伍佰。
与水晶唱片的"撒豆式押宝"不一样,真言社的倪重华喜欢定点输出。
为了打造伍佰,他一边找来专业人士指点伍佰表演的不足,另一边牵线搭桥,让他与著名音乐人李宗盛合作,创作了歌曲《台北孤儿》。
值得一提的是,倪重华除了大力挖掘台湾本土歌手,他还致力于打通台湾与内地的壁垒,把内地优秀摇滚歌手引入台湾。
同样是那一年,倪重华在北京饭店约见了在内地歌坛玩得不太开心的崔健,在听了他的《一块红布》之后,下定决心要把崔健引入台湾。
伍佰在倪重华的大力支持下,很快就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爱上别人是快乐的事》,并且参与了电影《少年吔,安啦!》的原声制作。
但这些并没有让伍佰真正的大红大紫,因为属于他的天地在另一个地方:livehouse。
四、
90年代初期,随着台湾歌坛的复兴,大量演出场所应运而生,其中配有专业设备的"livehouse"被誉为是地下歌手的天堂。
与传统酒吧相比,livehouse往往只有很少的座椅,甚至没有。为的就是能让歌迷与乐队更好地互动,让现场气氛更燃更爆炸。
伍佰的表演风格与livehouse浑然一体,很快就成了地下乐团独领风骚的头牌,变成了众多livehouse争先邀请的香饽饽。
每当酒吧老板请来伍佰,就会在门口挂上伍佰的巨幅海报,上面写着"今夜伍佰"。这样的海报一被挂出,当晚门口的交通就会一塌糊涂。歌迷熙熙攘攘、摩肩擦踵,生怕晚一点就挤不进现场。
当时伍佰几乎唱遍了台湾大大小小的livehouse,这里面有一家名叫"息壤"的livehouse很特别。
"息壤"是由台湾艺术家林巨、导演钮承泽以及众多知名人士合资开办的高档酒吧,所以来到这里看表演的人除了普通的摇滚爱好者之外,还有一些广告圈、娱乐圈、杂志圈的人。
有一次,台湾音乐人张培仁被朋友拉去听演出。当他一进现场,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看完伍佰当晚的演出,他就明白了这些人为毛这么疯狂。
也正是这次机会,伍佰用表演征服了张培仁。后来,张培仁成立魔岩唱片时,创业作编号MSD001的作品,就是伍佰的现场演出专辑。
随着伍佰在地下歌手中的名气越来越大,台湾综艺主持人庹宗康找到伍佰开了一家自己的livehouse,名叫"Live-A-Gogo"。
与息壤的高大上不同,这是家一开始连厕所都没有的穷酒吧,但这家穷吧却是很多穷学生和摇滚青年的天堂。
在这里,大合唱只是基本操作。有时情绪到了,歌迷就会跟着节奏拍桌子,桌子拍碎了,就坐在地上拍地板。经常一首歌唱完,台下歌迷手上都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