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反复跟我说:"等你毕业了,姥姥一定要来一次上海,再看一次东方明珠。"
但在我毕业前两个月,她突然就晕倒了,再没有醒过来,我太遗憾了,很想说能不能给我机会,再带她玩一次上海?
石头:
可以想象城市里的人是多么孤单。特别痛苦或者特别伤心的时候,如果至亲不在了,我不知道可以去找谁倾诉。
一个机器人,身体不是他,但思想是他,还是可以陪伴着我。
哈利:
我觉得还是没太有必要,因为人其实是顺其自然,你被要求跟你第一百代孙子对话,你也会很烦。
塔塔:
应该会存在一些隐患,隐私的漏洞,存在被利用的可能性。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纪念的形式。
前几天我有很多朋友来家里玩switch,有一个朋友给大家看他的动森的岛,走到一个海边,我们看到有一张他自己微信头像的照片,旁边是一个墓碑。他在他自己虚拟的岛上,给他的父亲做了一个墓碑,把他和他父亲的记忆留存在那里。
不一定就是一个具体的形象或声音,要时不时地在你耳边一直响起,但是你自己脑子里面有那座岛或者有墓碑就可以了。
小米:
它必然会发生,但是需要有道德底线的一个束缚,这个东西只能是国家去管。
鱼老师:
突然有一个机器人发到我家里,告诉我是我爷爷,我应该会有点抵触;但如果说是声音或者文字,我还是挺期待的。
80后这一代,很多人的爷爷奶奶,甚至父母都不在了,我们其实是缺乏死亡教育的,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死亡。
小白:
2020年疫情的时候,我见到外婆的时候,她已经没有意识了。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要再跟她讲一次,我还是很爱她。
因为疫情,我们都不能去探视她,她人生的最后是很孤单的,我希望她知道,其实大家很想要跟她一起走完。不过在使用类似的科技之前要有一个认知,你一定要意识到你的亲人已经走了。
一些看似疯狂的举动,背后都有他们的原因和合理性。每个人哀悼亲人的方式可能不同,有些人想要记住,有些人想要遗忘,有些人需要的是一个希望。
如果科技给你一次重见去世亲人的机会,看着清晰的脸庞、听到熟悉的声音,你会如何选择?
点击观看横版全屏视频
书单视频号
专注于用文化视角讲述好故事,
有料、有品、有情怀。
欢迎点击下方,
看「每一位妈妈都是天使」
▽▽▽
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