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 13 岁少年来到警局自首,说自己杀了一名 8 岁的小学生。
尸体已被肢解,抛弃在小区楼顶。
这还不是最吓人的。
在法庭上,少年回忆把死者带回家玩捉迷藏的场景,说到对方藏在床下的无助时,他甚至——没憋住笑。
恶魔不止一个。该案还藏着另一名凶手,一个 17 岁的少女。
杀人时,她兴奋得翩翩起舞。
她用斧头砍了那孩子
看见血喷出来就开始跳舞
他们并未感觉到一丝罪恶,大众舆论为此吵翻了天:
#他还是个孩子啊。
该放过他,还是别放过他?#
上述案件,来自今年第一部韩剧黑马——
周五下午开播,并冲上豆瓣 9.3 的网飞新剧《少年法庭》。当晚,本肉朋友圈里开始刷屏:
恶到饭都不想吃
但如果你常看新闻,就知道剧情并没有夸张。
剧中的杀人碎尸案,明明两人作案,为何自首时却只有一个人?
因为这是一次谋划缜密的团伙作案。
17 岁的少女负责杀人碎尸,13 岁的少年负责伪装成凶手,自首投案。
按照韩国法律,这宗案件会被转至少年法庭审理(现实里的司法程序更复杂,剧中做了改动)。最终,没人会受到惩罚。
听说未满 14 周岁,杀人也不用坐牢
太爽了
当我们还在以 " 天真无邪 " 想象孩子的时候,他们已经学会抠法律漏洞,写下应对漏洞的剧本,去满足内心的暗黑欲望。
时代在变化,孩子的心智也在变化。
我国犯罪心理学专家马皑,曾对近四十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变化做过研究,他指出——
过去,未成年人犯罪多数是激情犯罪;
而在近十年涌现出的一些恶性案件中,他们的作案动机很具体,甚至是出于故意的事前预谋。
2012 年,广西一 13 岁少女把同班同学杀人分尸,原因:不爽对方长得比她漂亮;
2017 年,江苏一 15 岁少年强暴 7 岁女孩,事后把对方从 25 楼推下摔死 ......
这前后的变化,反映出一个我们不能回避的现实:
孩子,不一定天真无邪。
过去网络不发达,少有未成年人敢故意试探法律,是因为对后果懵懵懂懂。
而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获取变得轻而易举,孩子未必需要成年人来告知答案,就能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实现目的。
未成年人犯罪频发、恶性事件犯罪人低龄化,在世界各地都是棘手的难题。
去年 3 月,我国就正式施行《刑法修正案(十一)》,把未成年人个别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降到了 12 岁。
网络中不乏反对的声音,最常见的,就是那句 " 他还是个孩子 "。
我们惯性地认为," 天真无邪 " 就是孩子的天性。
但谁都是从小孩过来的,你仔细想想,儿时真的一点歪心思都没有?
哪怕是正义 icon 罗翔老师,都不敢说自己小时候是一张白纸。
早在国家施行《刑法修正案(十一)》前,罗翔就曾呼吁下调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
城市中的万物不一定是生活在严谨的逻辑论证中
而且完全按照逻辑去生活
有可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不是逻辑
换言之,当我们界定 " 成年 " 的旧标准已经跟不上孩子成长的速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