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么多遇见,有没有产生遇见 PTSD?
《红楼梦》里开菊花社,宝钗偏要给每首诗名编个次序:起首是《忆菊》; 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
这些 " 遇见 " 也多到可以编出次序了。
因为谁都渴望遇见你,所以我也只为遇见你,因为遇见你,又是在最好的时光、最美的时候遇见你,我要谢谢让我遇见你,然后我抬头遇见自己。
在晃瞎眼的 " 遇见 " 里,只要稍微修改那么一点点,比如《遇见王沥川》,就是多了一个人名,它便成为了这群遇见里惟一让人记住的遇见。然而我们的主创连这么小小的脑细胞都不肯消耗。
比起 " 时光 "," 遇见 " 只能是个小弟弟。
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纯纯的小时光、跨越时光去爱你、时光与你都很甜、意外的恋爱时光、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你、你和我的倾城时光、大好时光、流淌的美好时光、我和我的时光少年、半暖时光、一念时光、不负时光、时光教会我爱你、爱在粉雪时光、在悠长的时光里等你、时光旧巷的我们、造作时光、时光与他,恰是正好、粉红色时光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剧照
欢喜冤家类型的爱情片喜欢用 " 你好,XX" 这个组合。
比如你好,检察官、你好,对方辩友 …… 实力派演员冯雷也不知道是不是欠钱还人情,19 年拍了一部电影叫《你好现任》,许多不明就里的观众以为是《前任》系列,看完大呼上当跑出来。这部电影至今都没有豆瓣评分。
戚薇主演的电视剧《你好乔安》,三年后第二部女主角换成了颖儿,名字倒是省事——《乔安你好》。
有没有发现与前面列的片名有一些重合?
是的,如果做个关键词图表,你会发现华语爱情片,最常用的词汇和句式,有严重的重叠。
除了前面提到的,最常用的词汇是 " 你 "、" 我 "、" 爱 "。
大概在片方的思维定式里,爱情是非常狭隘的事,离开了你和我,就不会说话了。
然而爱情,本不用这么露骨,可以赋比兴的。
我们古人都知道先说白露、蒹葭,再说伊人。
到了今人,除了单调的我爱你,竟然没有任何稍有新意的表白。
虽然琼瑶阿姨常被嘲,但她是很会给爱情小说起标题的,她从来没有用过上述任何句式,没有在书名里出现你爱我我爱你。但每一篇的题目都在诉说爱情:在水一方、几度夕阳红、烟雨蒙蒙、一颗红豆、问斜阳、翦翦风 …… 她能起几十个标题没有重复,现在的作者能做到吗?
全民的中文水平都严重下滑,每年重复机率极高的新生儿名字就充分体现了国民的中文程度,这些名字被冠以受了琼瑶毒害,但实际上琼瑶的人名并不会用梓、辰、宸、涵、诺、桐,轩她也是偶尔才用。
她中早期的主人公名字是这些:江雁容、李梦竹、何慕天、陆依萍、楚濂、汪紫菱 …… 只是感觉上和那些名字像,但对于那些新生儿父母来说,琼瑶起的名属于生僻字。
华语爱情片名的格式化往往脱胎于某个大获成功的作品。
致某某系列脱胎于致青春,致青春的儿子辈《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又生出一堆小美好;
时光系列来自于《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
那些年那一年系列来自于《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
你好 XX 系列来自于《你好旧时光》,可不可以系列出自《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这个可不可以大家庭里计有:可不可以你也刚好喜欢我、可不可以不、可不可以不结婚、可不可以不毕业、我可不可以不是你的全部、可不可以不要离开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