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飞扬》买遍热搜依旧扑街,孟美岐复出失败。周震南父亲的 " 烂尾楼 " 事件再出后续,因加收电费被网友怒斥。几位 " 国民 C 位 " 的新闻,远离了舞台和彩虹屁,日趋透出惨淡的气息。选秀已被叫停许久,除了偶尔蹦出的这些热搜,大众似乎已经忘了曾经光芒万丈的爱豆们。但,前阵子的一条热搜却勾起了人们对 C 位的回忆—— # 内娱还会有下一个蔡徐坤吗 #答案显而易见。蔡徐坤级的流量,或许还有再现的可能;但蔡徐坤式的偶像,却已经失去了诞生的条件。2021 年轰轰烈烈的 " 打榜倒奶门 ",让畸形发展的内娱偶像产业被拦腰斩断、提前入土。且恰如我们所见,自《偶像练习生》《创造 101》后,本也再无人能复制 2018 年的热烈。辉煌落幕,土壤不再。空留下一个个粉丝以血泪投出的偶像们,游荡在冷寂的娱乐圈,继续演绎着这段内娱的 C 位消亡史。流量的诅咒这代不算空前却已经绝后的偶像,详述起来颇有难度。反倒得从一个如今人人喊打的阶下囚谈起,才算个头绪——吴某凡。2014 年,他脱离原组合 EXO 回到国内发展,随后同队的另外三人陆续转战内娱,形成了内娱 " 顶流 " 的第一波力量。而他们的崛起,则再度强调了韩式偶像在内娱的市场潜力。这股力量又暗暗积蓄了数年,在 2018 年的《偶练》迎来厚积薄发。而这一爆发,便是极盛。当年偶像选秀的风头,几乎是当年《超女》效应的跨时代复兴,唯一不同的只是,如今的流量远比当年要更值钱、更凶悍。于是,在这场狂热降温后,娱乐圈多了一个蔡徐坤。蔡徐坤在娱乐圈混得有多开?如牛皮癣般贴遍互联网的饭制成绩单,或许可以略证一二。而更直观的证据是,只有小部分秀圈人士,才有可能认识和蔡同一批出道的队友。可绝大多数网友,即便没听过《情人》也总会哼两句 " 鸡你太美 "。仅就知名度上,蔡徐坤无疑是顶流时代余晖的承接者。不过,热度既能捧人,也容易灼人。几位流量前辈们不单创造了一个制造流量的庞大粉圈,也留下了一个关于流量的 " 诅咒 "。2018 年 4 月 24 日,蔡徐坤的一条微博攀上热搜,却因为内容遭到群嘲——人们无法理解,为什么染发也能成为令百万人狂热的 " 福利 "。这是大众与饭圈思维的一次交锋,也是蔡徐坤遭遇的首个风波。就在他出道后第 18 天。而此后他的事业里,这一诅咒始终如影随形。2019 年 2 月,蔡徐坤成为 NBA 的新春贺岁形象大使,引发网友不满,进而掀起了浩浩荡荡的 " 篮球风波 "。同月,他的一条微博被粉丝刷到转发破亿,从而揭露出一条数据造假的灰色产业链,甚至惊动了官媒下场。再到去年演唱会代理公司惹出的违规事件," 先付费后发歌 " 事件中被竖作反面典型等。蔡徐坤除了是流量的吸铁石,仿佛也成为了 " 风波收藏家 "。赛时的风光无限与赛后的非议重重,粉丝的热烈追捧和大众的质疑乃至厌恶,在他身上形成了巨大的割裂。而这种现象,其实也非个例。《创 4》的 C 位刘宇,《青你 2》的 C 位刘雨昕。流量和争议度虽然都差了巨 C 一截,却颇有殊途同归之感。前者,出道几天后便陷入了学历造假的疑云。此后出现的诸如汉服科普出错、书法写得丑等翻车现场,也被群嘲和 " 国风美男 " 的人设不符。后者,则是出道以来就不断地有人对她的外貌、过往等进行攻击。还有引发热议的粉丝集资事件,更激化了大众的反饭圈情绪。流量的诅咒,无差别笼罩在偶像们的头顶。不过,为什么最典型的是他们?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三位 C 的性格在某种程度上十分类似——习惯性隐藏自我,偶像包袱重,低调审慎,完美主义。蔡徐坤,是绝对不接受对自己失去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