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日本的《朝日新闻》《每日新闻》《北海道新闻》等媒体相继发表评论文章,赞叹这部影片以清新的自然风光和质朴的真情实感感动着每一位观众。
除此之外,一些机构更把它作为教育片,要求下属职员观看,邮政事业厅的工作室外墙,甚至都贴上了这部片子的海报。
而日本文部科学省更将原著小说指定为高等学校国语教材和中学教材,日本放送协会也将其制作成盲人播放读物。
霍建起清楚记得一位日本观众曾眼含泪水地说:" 我们日本男人也是看着自己父亲背影成长的。"
2015 年《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刘烨带儿子诺一重新回到了湘西。
岩波剧场创始人在谈及此片的魅力时,说正是那份时刻流淌出来的父子亲情紧紧抓住了日本观众的心,触动了他们心灵深处最隐秘的那份情感。
感动观众,就是当下流动的情绪、诗意与美,而非什么精心策划的戏剧情节。
相似地,2018 年,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 60 周年馆庆时,《那山那人那狗》重映。导演霍建起在映后交流会上提及日本导演对他们那一代人的影响:" 日本四大制片公司之一的松竹,尤为喜好出品情绪舒缓、情节矛盾冲突不强,但同时又能折射出较强人性矛盾的影片,这一类需要观众浸入式感悟的影片。"
父子站在山上放纸飞机,是影片中最为浪漫的一幕。
试想,如果《那山那人那狗》只专注于放大矛盾冲突,讲妻儿的怨、父亲的冤,讲邮路的苦与闷,那电影大概将会因为所谓的 " 真实性 ",而变得不堪许多。
但最终我们能在电影中看到,湘西的风景是美的,音乐是动听的,刘烨与陈好青涩而美好,山间的一切自有其逻辑,无论是妻子的守候、父子的换位,还是侗族少女的出现与消失,都无需再解释其前因后果。
这便是电影的浪漫所在。
《小偷家族》中的 " 父子 "。
法国著名印象派导演德吕克曾说过:" 真正的电影,是从现实的平民生活和大自然中发掘出诗与美的电影。"
近年受到一众年轻影迷喜爱的是枝裕和也在他的散文集《有如走路的速度》中写:" 我不喜欢主人公克服弱点、守护家人并拯救世界这样的情节,更想描述没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生活的,世界突然变得美好的瞬间。"
哪怕是回到现实当中,你我等平凡 " 英雄 ",又何不是像山中的村民一般,为了生活里美好的 " 想头 ",跌倒着,蹒跚着,进而步履不停呢?
而影视作品,更不应轻易否定掉我们对平凡的向往。
1. 见证中国文艺四十年 | 霍建起:方寸诗意间的中国表达
2.《那山那人那狗》:一部中国电影的日本神话
3. 因《那山那人那狗》刷新日本单厅票房纪录的岩波剧场要关门了
4. 霍建起:内心的温度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创作者
5. 资料馆馆庆 60 周年,霍建起导演亲临《那山那人那狗》映后交流
作者 | 玄玄
校对 | 黄思韵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广告合作请联系微信号:xzk96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