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炮火如水银泻地,再英勇的战士,也顶不住这样的炮火攻击,就连孔捷,也被一枚炮弹震地头晕目眩。
浓烟后面,满屏日军早列好了攻击阵型。
这画质的呈现,更具身临其境的氛围。观众仿佛和雪狼峪的守军一起,感受到阵地快要受不住了的悲壮。
真守不住了?
千钧一发之际,刚才还趾高气昂的日军指挥官忽然一愣,哪里来的子弹?
雾色之中,仿佛千军万马奔腾而来。
再一看,李正虎(罗立群饰)带领的骑兵连,破雾而出!
战马嘶鸣,奇兵天降,一轮攻击下来,日军早已乱了阵脚。
士气高涨下,那句熟悉的台词响起来了——"打,狠狠地打",我军两路夹击,战场形势瞬间变换。
上面说的战场场景,都是实景实拍,现场演员众多,可见场面调度之复杂。
从炮火狙击,到骑兵营救,战局逆转,冲击感十足。
这才多久?5分钟不到。
就算小屏幕,它也能让你近距离感受什么叫死战,鏖战。
但,逆转战局最关键的一剑,还没出——敌人的炮兵部队还在。
那就打掉它!
骑兵飞驰,距离收缩——从枪炮,到刺刀、短刃,到赤手空拳的近身肉搏。骑兵部队攻上去,敌军炮兵阵地瞬间血肉横飞。
炮,被拿掉了。敌军指挥官见势不妙,喊一声撤退,骑上一匹我骑兵营的战马,慌忙逃命。想逃?追!
到这里,8分钟。
生猛直接。
这场仗,打得漂亮。
这阵戏,当然比不上A级大制作,没有大明星,没有华丽的航拍,但,好就好在,好钢都用在刀刃上。
激烈枪战、炮火倾斜、奇兵天降、肉搏厮杀,惊险情节此起彼伏。
但仗打到这里,还没完。
逃跑的日军指挥官,被李正虎骑马赶上,一声口哨,duang一下被掀翻下马,李正虎一句话太给劲了:我们骑兵连的马,不是谁想骑就能骑的。
这厮还不自量力想跟李正虎拼刀,不到一个回合,被李正虎一刀毙命。
但——下一场大战的伏笔,在此埋下。
我军战士熟练地蹲下,摸了摸土上留有的车辙痕迹和马粪,判断经过的是什么型号的车,多少鬼子,以及鬼子的去向。
这一摸,不对劲——很明显是去支援平安县城的日军,为什么他们没有直扑平安县城,不去平安县,要去哪?
只有一个地方,团长丁伟正在养伤的留庄。
真正的大战,就要开始了。
2、 准:故事短小精悍,战争戏有章法,够准
留庄这场戏,给观众最直接的观感,是残酷。
日军吃了我们百姓的做给八路军战士的好饭好菜,还要逼供,不说,就残杀留庄的百姓。
而丁伟和残留的百姓们,就躲在地窖里,眼看着百姓们被蹂躏,心都要撕碎了。
到最后,丈夫受不了怀胎的妻子命悬一线,说出了日军想要的答案,也引出了影片的终极之战所在地——鬼哭谷,怎么走?
说了,就能放过老百姓了吗?答案是,等到骑兵连的战士赶到,留庄,只留下一片焦土。
但战士们来不及悲伤,因为下一个生死抉择,就在眼前——救不救由楚云飞部负责防守的鬼哭谷?
救,九死一生;不救,则错失战机。
丁伟和孔捷讨论的结果是——即便知道是一场死战,也不得不救。
千钧一发,骑兵营不能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