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马上出发……
一场死神凝视下的出击开始了,接下来,就是影片的重点——决战鬼哭谷。
为什么必须出兵?
第一, 楚云飞部守军有限,面对敌军精锐,肯定守不住,一旦日军从太原方向调来的大量援军拿下鬼哭谷,直扑平安县,正在攻打平安县城的李云龙部腹背受敌,命运难测。
第二, 平安战役的胜负,决定了晋西北根据地的生死存亡,而能否守住鬼哭谷,则直接决定了平安战役的走向,
所以,必须打,这样一来,影版《亮剑》就从电视剧中的攻坚战,变成了现在的阻击战。
但要打狙击战,又必须先打攻坚战。
因为鬼哭谷已经丢了。
楚云飞虽然料事如神,单枪匹马亲赴鬼哭谷督战,可是在敌军坦克加毒气的攻击下,国军的一个排,还是被全歼。
于是,紧赶慢赶才到的骑兵连,要死守鬼哭谷,还要先拿下鬼哭谷。
而片子里的几处攻坚战,都打得有模有样。
就以这场飞夺鬼哭谷的硬仗来说,骑兵连原本没有任何胜算——
鬼哭谷已经被日军拿下,剩下的国军总共两个,一个楚云飞,一个驻守的排长,而且两人弹尽粮绝,已经准备好为国捐躯了。
鬼哭谷地形狭窄,易守难攻。敌人刚拿下阵地,士气正旺,还有一辆重型装甲车。
而骑兵营没有任何重武器,怎么打?
答案是李云龙的老打法:声东击西,出奇制胜。
先让狙击手几枪拿下城墙上的日军巡逻兵,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神兵天降,趁着敌人刚进城,立足未稳,打他个措手不及。
尤其是——集中所有火力,将敌人隔绝在装甲车之外,让敌人的最强重武器,无法施展。
再下一步——开城门,骑兵入城,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痛快,太痛快了!
这场仗,打得干净利落,没有给敌人留下任何机会。这场戏,同样拍得畅快淋漓,毫不拖泥带水,既让观众身临其境,又完整领会了战斗的战术设计、执行和取胜的关键。
不说大话,不喊口号,也不搞什么煽情。就是干。
干,但要干得聪明,干得有智商。
战争戏,才拍得漂亮。
但,最激烈最残酷的战役,才刚刚开始,夺下了鬼哭谷,下一步,就是决战鬼哭谷了。
胜算如何?楚云飞一番分析,就一个结论:就你们这么多人,能守一个小时,已经是奇迹了。
楚云飞分析的全都没错,只算漏了一点,也是这一点,决定了这场鬼哭谷之战的结局,那就是——亮剑精神。
3、 狠:骑兵连战至"全体牺牲",观众破防,太狠了
必须承认新版《亮剑》确实存在不少遗憾。
说白了,场面和细节有下功夫,可叙事还欠缺耐心,起承转合太过简单,情绪渲染是有的,但来得太刚硬了,太直给了。
但最大的遗憾,当然还是——李云龙。
话剧院一级演员李梦男的演技是在线的,在有限的戏份里,把军人的血性和说干就干的气势,以及的血性,都演出来了。
但,无论怎么演,观众还是觉得,他在演的不是李云龙,而是李幼斌。
这个困境,其实黄志忠也遇到过:如果演得不像李幼斌,演出另一个李云龙,观众不会买账。
像,不管是说话方式还是面部表情都像,观众还是不买账,因为太像了。
说白了,李云龙不仅是独立团的魂,也是亮剑的魂。而李幼斌在观众心中,早就跟李云龙划等号了。
如果老李不演老李,谁演,观众都很难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