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大的流量,谷爱凌。
为中国挣得二金一银,屡屡登上热搜。
除此之外,她到底是个「美国女孩」,还是「中国女孩」,网上也一直争论不休。
她在美国长大,受的是美国教育,但毫无疑问,她又受到中国文化的极大影响。
这种身份冲突,在她身上一直存在。
其实,像谷爱凌这样的女孩,不是孤例,还有很多。
最近一部新出的高分华语电影,拍出了谷爱凌们的另一面——
《美国女孩》
本片是华裔女导演阮凤仪的处女长片。
拿下了第 58 届金马奖最佳剧情长片等七项大奖提名。
导演也荣获了最佳新导演奖。
片中饰演妈妈的林嘉欣,和饰演女儿的方郁婷,更是同时入围了最佳女主角,上演「母女对决」。
且方郁婷最终获得了最佳新演员大奖,年仅 15 岁,未来可期。
左二蓝衣女孩为方郁婷
豆瓣开分8.2,可谓不俗。
不过,也有网友给出了不同的声音。
表示不能理解其中归国华裔的矛盾心态。
但鱼叔想说,这种矛盾恰恰表现出了他们身份认同与融入环境的艰难。
也是本片最大的看点之一。
文化冲突
片名中的「美国女孩」,指的是小女主芳仪。
芳仪在中国台湾出生,8 岁时,妈妈便带她和妹妹移民去了美国。
多年之后,妈妈因罹患乳癌,又带着两个女儿回国治病。
此时的女儿们正值青春叛逆期。
好不容适应了西方生活,又被强行带回国内。
激烈的文化冲突,无处不在。
这种冲突,回国的第一晚,已经初现倪端。
美国教育突出个性,中式教育强调统一和服从。
芳仪转学后第一件事:穿校服,剪头发。
这已然让她感到非常不适。
尽管她最后还是被迫剪了短发,却仍时不时用帽兜遮住。
这无疑是一种潜意识的「不认同」。
至于学业,当初在美国,芳仪几乎门门都是 A。
可回到家乡,语文却成了她最大的障碍,成绩严重落后。
考试不及格,老师还会体罚。
开家长会,其他家长的态度也是支持体罚。
「老师,您就尽管打,不打不成器」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好朋友。
结果朋友的家长,还因此找她妈妈谈话,让芳仪以后不要再和自家孩子一起玩,影响学习。
这对曾经是资优生的芳仪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耻辱。
最难熬的,是她的「美国女孩」身份。
虽然她只在美国生活了 5 年,但思维模式早已西化。
所以,即使这里是她的家乡,可她随时会不自主地蹦出来英文。
「自由散漫」的做派,仍然显得与其他人格格不入。
老师揶揄她。
「为什么不站起来,52 分在美国是及格的吗?」
连她妹妹也被同学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