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争吵戏码,可谓十分真实。
所有和母亲拌过嘴的小孩,都能感同身受这种窒息。
互相埋怨。
母亲扔东西。
女儿出言不逊。
父亲打骂。
女儿离家出走。
文化冲突和家庭冲突混杂。
疫情之下,本就岌岌可危的家庭关系,似乎即将分崩离析。
冲突的和解
芳仪离家出走后,导演插入了一段近乎魔幻现实主义的场景。
喜爱马术的芳仪,独自坐汽车到了郊区的一家马场。
静谧的夜里,她居然看到了她在美国最心爱的白马。
骑马,是她最大的兴趣爱好,也是她自由心灵的象征。
她迫不及待的拿起马笼头,想要和白马一起跑一圈。
但白马拒绝了。
芳仪不断的恳求着,急的哭了出来。
这是她最后一点期望的出口。
但仍然没有用。
但待她被警察送回家时,她好像一夜间长大了。
为什么。
因为白马之于芳仪,就像芳仪之于妈妈。
马儿永远是自由的,无法按照你的意愿行事。
你的爱是真切的,失望也是真切的。
芳仪第一次感受到母亲面对她的那种无力。
第二天,芳仪偷看母亲在阳台晾晒衣服。
只见母亲瘦弱的身躯,突然佝偻了下去,崩溃的哭出声来。
自己得癌,姐姐叛逆,现在妹妹还有可能感染疫情。
原来看似平淡的居家隔离,实际上大人都憋着最后一口气在过活。
故事结尾,妹妹终于被确认没有感染非典。
一家人提着心全都放了下来,兴奋的迎接妹妹回家。
芳仪则主动让妈妈给她掏耳朵,小声说,你不要死好不好。
一切冲突,在那瞬间仿佛突然消弭了。
观看这部影片,你很难会不代入自己的个人情绪。
这来自于演员精湛的演技,也来自于导演对细腻情感的把握。
但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完全脱胎于导演自己的真实经历。
因而在所有对白和镜头中,你仿佛都能窥探到她的内心。
同时,也在窥探你自己的生活。
东亚文化语境下的母女关系,与父子关系是截然不同的。
女儿对母亲来说,是她的化身,是她命运的延续。
因此母亲对女儿既过分疼爱,同时又充满了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