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一直是这几年的热门话题。
在最近的两会提案中,反网络暴力专项立法,也成了热门提案。
受到人们热议。
这些年来,网暴事件屡禁不止,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已经到了必须出手整治的地步了。
今天,鱼叔也想和大家,再次聊聊网暴这件事。
相信大家可以明显地感到一点:
如今的网络情绪越来越极端化,舆论越来越呈现割裂化。
但凡一个事件爆发,总会有至少两个以上的立场阵营,相互攻讦和谩骂。
本来,这个世界就存在不同的声音。
互联网理应是一个让人各抒己见的多元化空间。
可如今却乱象丛生,成了二极管、键盘侠、营销号等群体狂欢之地。
网络暴力事件对人们的影响,也变得愈来愈严重。
以前受到网络暴力的主要是明星、艺人、网红等。
但现在,受害者逐渐波及到普通人。
似乎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网暴的对象。
2020 年 12 月成都疫情,被推向舆论中心的不是疫情本身,而是一名确诊的 20 岁女孩。
由于公开了其近几日的行踪,女孩连续转场多个酒吧一下子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一瞬间,各种揣测、羞辱、诽谤接踵而来。
甚至还开始了人肉搜索,要逼真人出来道歉。
一个仅仅是出现在新闻报道上的「病例」,就这么成为了网络暴力的目标。
网络暴力不仅波及范围愈来愈广,所造成的后果也变得越来越可怕。
近半年来,就已经发生了多起因遭网暴而自杀的事件。
今年 1 月,「寻亲男孩」刘学州在被网暴后自杀离世。
前几天,实名举报国企高管的女子,被网暴为小三后自杀。
但还好及时送医抢救。
还有网暴怂恿自杀的。
去年 10 月,一名网红在直播间喝下农药,后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知情人称,她其实没有真的想自杀,只是想以这种方式挽回男友,最后是被直播间里起哄的网友害死的。
因为在直播期间,有不少人发弹幕,怂恿主播快点喝。
这一系列悲剧,让人心痛不已。
追责起来,每一个施暴者,都脱离不了干系。
而且网暴越来越呈现无差别攻击的特征。
如果不加遏制,这把火迟早有一天会烧到自己身上。
网络暴力的产生,往往是起步于一些不怀好意的羞辱、诽谤、造谣。
之后,则是媒体为了流量,在缺乏求证的情况下,传播不实报道,导致大量网民被带节奏。
这种现象,是全球性的。
日本电影《白雪公主杀人事件》中,就讲述了这样一个类似的故事。
一个女人在郊外夜里被杀。
由于女人面容姣好,案件立刻引起了网友讨论。
一个电视台员工,也关注到了这个热点。
偶然间,他接到了死者同事的电话,说有独家爆料。
她怀疑凶手是死者同事, 一个其貌不扬的女孩。
左为同事,右为死者
机会难得。
他未经求证,就添油加醋写成报道,草草发了出去。
白雪公主与灰姑娘,第三者和出轨,各种噱头博尽了眼球。
果然,吃瓜群众们纷纷被吸引过来。
网友们称赞这名作者,连电视台领导都对他另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