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zkres1.myzaker.com/202203/622cb76a8e9f0904ab7255d2_1024.jpg)
![](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zkres2.myzaker.com/202203/622cb76a8e9f0904ab7255d3_1024.jpg)
吴谨言代表的,或许是不少演员的境况——
实力不拔尖却也有潜质,功夫没少下但效果不美丽。
原因在于,并非天赋绝群的普通演员,更容易因外在或内在的问题而影响职业。
外在,是圈内风气。
在资本角逐的时代,一个出圈的角色会立刻被送上生产线进行批量复制,一部剧也可能幻化出无数个 2.0。
这种功利环境,也在诱使演员们跟随流量,加入复制成功的热潮。
前几年遍地的傻白甜,近几年满大街的大女主,都是拜这风气所赐。
盲目跟从会让表演变得勉强且刻意,而重复会让人磨光灵感。
另一方面,也需要从内在去考查他们的方向。
吴谨言因魏璎珞而红,但这个角色和她最契合的并非运气——
在芭蕾舞团因伤退役,随后重新考学寻找新出路,进入演艺圈还坐了七八年的冷板凳,这显然称不上被老天眷顾。
那真正和她契合的特质是什么?
是韧劲和倔强。
也包括《外滩钟声》里从工人家庭走向时装世界的杜心美,同样的不服输,同样的认死理。
不仅是人设加成,演员与角色间的相似与共振,才是她驾驭人物的关键。
只是在后来,或许因为爆红后带来的冲击,又或许是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目标后找不到下一个方向,她有些乱了阵脚,也跑偏了方向。
角色不契合,也就没了火花和动人之处。
当然,现在重新改变,并不算晚。
毕竟,不断推翻过去的自己,才是一个演员真正能进步成长的途径。
一次采访记者问她想对十年前的自己说什么,吴谨言的回答是——
希望你早一点找到表演的乐趣
找到什么是对的
" 什么是对的 ",这对所有人来说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因它没有一个能预支的答案,而是要在不断的试错、尝试中总结出来。
吴谨言现在仍在找的过程中,也必须接着找下去。
但 30 岁之际开始重新审视与被审视,当回 " 新人 ",其实并不是多么深奥的难题。
只是少有人愿意做罢了。
迈出这步,倒是已经具备开掘自我的关键——勇气。
国产演员别自我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