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怎么发展下去,没人知道。
墨镜王也不知道。
他要么就跟演员讲一下他大概要拍的是个什么人,要么给个模糊的场景,让演员自己发挥。
像《2046》,王家卫就只跟木村拓哉说了,你在等人。
等谁,为啥等?
别问王,没结果。
更多时候,靠的是王家卫现场发挥,现编现写各种飞页。
其他剧组各种飞页,会被演员和大众各种吐槽。
王家卫整一堆堆飞页,演员麻麻,大众习以为常。
墨镜王的现场没飞页才不正常,好吧。
甚至他今天的飞页拍完了,感觉不满意,明天再重来。
拍王家卫的戏,永远要做好被拖延的准备。
别人的剧组档期按月计,墨镜王那里以年起步。
想知道具体几年,对不起,我也不知道。
比磨叽还可怕的是,你拍的角色很可能说变就变。
梁朝伟拍《东邪西毒》的时候被告知演东邪。
拍完了一上映,他变成了西毒。
再惨一点,直接一剪没。
导演怪才还有个徐克,外号徐老怪直接体现了他的奇怪等级。
徐克经常担着监制的名,掌控整个剧组。
《倩女幽魂》就是这样。
虽然导演一栏写着程小东的名,但一直被看成是徐克掌舵的作品。
故事构想、选角、服化道、拍摄手法等等,拍板的都是徐克。
这种掌控欲,碰上跟他合作多次的程小东等导演无所谓,换个不熟的,立马起争执。
筹拍《笑傲江湖》时,徐克也是监制。
他请了胡金铨执导,却没有完全放权。
胡金铨也是港片大师,有自己的想法。
大师对大师,谁也不服谁。
最后,胡导气得半路出走。
影片拍完之后,导演署名还是胡金铨,但胡导已经跟徐克翻脸了,并不认。
跟合作伙伴翻脸这事,徐克真的很熟。
导演胡金铨跟他拜拜,音乐才子黄霑也差点跟他闹掰。
还是因为《笑傲江湖》。
当年徐克找黄霑给这电影谱曲。
黄霑劳心劳力改了 6 遍稿子,徐克都觉得不满意。
最后黄霑看到一本音乐书籍上提到 " 大乐必易 ",才改出来第七稿。
他发给徐克的时候说,你要再不满意,另请高明去吧。
还好,徐克对终稿《沧海一声笑》非常满意,他俩的交情才能继续。
黄霑跟徐克交情延续了,金庸跟徐克就没那么幸运。
徐克的脑洞大,很喜欢另辟蹊径。
这在影视特效上是进步,是福音。
像他拍《倩女幽魂》时,就成立了新视觉特技公司,自己钻研特效。
《倩女幽魂》的特效,在当时真的很新颖。
可徐克的脑洞用在影视改编上,原著党和作者就不一定开心了。
徐克跟金庸的争执就是这样来的。
金庸笔下的东方不败是配角,为了练就绝世武功称霸武林,不惜挥刀自宫。
后来被男宠杨莲亭诱惑,又被任我行杀害。
徐克当编剧的《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直接把她变成了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