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杨德昌早就告诉我们。
当你急于逃离一个问题,却把完成另外一个人生诉求当作解决方法。
那么一定,你又会撞上另一个问题。
" 诉求 " 会不断产生。
冯晓琴最初买房是想在上海立足和孩子上更好的学校,紧接着就想接弟弟、父母来上海 ……
这还是表面——
她真正无法面对的 " 诉求 " 是,如何真正抛下地域差别带来的 " 耻感 ",真真正正地融入上海这座城市,心安理得地被接纳。
被谁接纳?
正是 " 亲人 "。
冯晓琴买房路上最大的绊脚石,不,拦路虎:
顾清俞(童瑶 饰),顾磊的双胞胎姐姐。
典型精致中产。
从大平层中醒来,年入千万的金融公司高管,日常是普拉提、西餐厅、美容院。
追她的成功人士,可以从武康大楼排到外滩。
连拥有十多套房收租的暴发户展翔(张颂文 饰),还只是 " 备胎 "。
冯晓琴的算盘是:让老公向她借 100W,家里再出一点,这样不仅有了首付,装修钱也足够,还能缓解房贷压力。
再直白点说——
都是女人,凭什么当姐姐的就能逍遥自在,是该出出血的时候了。
有道理?
但姐姐的话,更无法反驳:
世界上有两种 " 道理 "。
一种:付出就该有回报,这是能拿到台面上说的 " 大道理 ";
另一种:不能拿到台面上说,却也被大部分人认同的" 潜规则 "。
比如?
你是孙媳妇,你资源不行,你动机不纯 ……
你,注定 " 牺牲 "。
国剧如此直白,Sir 暗自叫绝。
进度条还在个位数,就已经把现代家庭自带的冗余羁绊借角色之嘴说出来,轻描淡写就把小刀子往自己家里刺。
狠啊。
钱钟书曾一针见血——借书是最能识破成年男女的暧昧,一借一还就来戏了。
对于现代人来说,借钱就最能看透一个人在另一个心中几斤几两,更在这太极推手中把日常该露不该露的 " 峥嵘 " 都显出来了。
买房借钱,阿姐弟媳大战拉开序幕。
何止财力、出身、情商之战。
更是价值观之争。
02
争气
借钱的口一开,顾家这中产体面下的狼狈、尴尬可就都像 " 小鬼儿 " 一样从心里跑出来了。
先说双胞胎姐弟。
以弟弟顾磊条件,大家心知肚明,100W 跟白送没什么区别。
冯晓琴算盘打得好,本来想在阿姐的生日宴上借亲戚们都在,逼老公背小作文进行 " 情感绑架 "。
看眼神。
一张饭桌,来来回回全是戏:
姐姐清楚顾磊的德行,第一时间看向冯晓琴;后者身处弱势,并不与其眼神交汇,装作与自己无关;门清儿的父亲将一切尽收眼底,叹口气但不说话。
首次交手,冯晓琴落了下风。
但姐姐顾清俞是真的小气吗?
别急。
看习惯。
顾清俞对家人,是送给侄子的名牌书包,父亲的新眼镜,逢年过节的奢侈礼品。
对比之下,冯晓琴手头紧,给阿姐的生日礼物只能是自己织的围巾配上批发市场里买的驴牌 logo。
可如果说这家里姐姐完全强势,冯晓琴似乎根本没得争啊。
这还是表象。
真相,还是要看变故。
第一次变故,冯晓琴离家出走。
一次次的买房诉求落空,丈夫烂泥扶不上墙,冯晓琴在闺蜜怂恿下突然离家 " 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