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抓着既得利益不放手,女性顺从男性利益不自知,搭起了虚伪好男人的骨架。
而最终成就虚伪好男人血肉的,是一种社会氛围——默认的好男人标准。
好男人的标准,太低太宽泛了。
他工作稳定能赚钱。
他感情专一不出轨。
他性格老实不家暴。
标准一降再降,甚至开始在垃圾堆里比烂。
当时《三十而已》热播,连醉心养鱼、擅长冷暴力的陈屿,都已经算是绝对好男人。
网友:如果他都算渣男,那现实中没好男人了。
家庭对男性的期待太低,就连那一点虚伪,都成了了不起的美德。
相比之下,做好女人、好妻子、好妈妈,标准却能拔得无限高。
沈彗星就精准吐槽:
恨不得刚生完孩子,就让练出马甲线;
能一个人带孩子,还能自我提升;
烧得了一手好菜的同时,有一份不耽误赚钱的工作;
年纪越来越大,人得越来越美。
从外表到学识,从物质到精神,永远在迭代,在升级。
这是一条没有尽头的优质女性之路。
个人价值和母职、妻职的拉扯,永不停歇。
但也永远只有女性,身处这样的漩涡。
说好夫妻要同气连枝,结果却是同人不同命。
总有人试图说明,女性家庭内部奉献的合理性,比如即便出去工作,也没有丈夫的工资高。
怎么权衡,都是 " 男人在外拼事业,女人在内稳家庭 " 的搭配更划算。
这越发证明,利益向男性倾斜的结构性压迫,要么不断把女性驱赶回家。
要么让女性家庭社会双肩挑的境遇下,陷入一种新的 " 无名痛 " 之中,并试图用一句轻飘飘的 " 辛苦了 " 抵消。
但无论在家庭之内还是之外,女性经受的苦难,远不是一句 " 辛苦 " 就可以抵消的。
所以,醒醒吧。
别再哄抬嘴上热闹的虚伪好男人了。
或许有人要说——
"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但‘他有工作,她没有工作;他工资高,她就算出去工作也拿不到很高的工资’,这也不是某个男性的责任啊。"
是的,一如前文所说,丈夫背后是整个男权社会的既得利益。
所以,要改变当然不能只指望某个个体的改变。
但,如果不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改变,就不会有任何改变。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里讲道,在每一个家庭内部,要求男性参与家务和育儿,是击溃夫妻之间的男权社会的第一步。
所以,虚伪好男人浮于表面的关心远远不够。
他们要把漂亮话化作行动,得去做、去分担、去迈出那一步。
当有这样的觉悟的男性越多;
当我们能用好女人的标准去衡量好男人,用好妻子的标准去衡量好丈夫,用好妈妈的标准去衡量好爸爸。
虚伪好男人的路,才算是走到了尽头。
不要再哄抬「虚伪好男人」的行情。
当「好男人」,不该只是动动嘴皮子那么简单。她刊
监制 - 她姐
作者 - 粒粒安
微博 - @她刊 iii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