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年到 21 年,国内影院数一直处于增长阶段。
但有 382 家影院,永远停留在了昨天。
△ 21 年 12281 家,今年 11899 家(图片来自灯塔专业版)
暴雨、地震、疫情 ……
明天与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只好大幅提高票价,度过目前的寒冬。
日后?
今天能活过去再说吧。
03
群魔再乱舞?
" 群魔乱舞 " 当然不止是挤档期,那充其量算是片方的逐利与不自信。
Sir 更担心的是 " 趁乱打劫 "。
刷票房丑闻。
上映后上座率一路下跌到不足 1%,但空无一人的影院里被迫 " 满场 "。
" 欺骗式营销 "。
将高分言情搬上银幕,宣发中直接拉原著来吸粉,号称是言情小说中的《盗墓笔记》。
结果被原著粉和路人 double kill。
挂羊头卖狗肉。
名字排在主演第三,含腾量却只有十来帧静止的 " 纸片人 "。
" 打擦边球 "。
前期宣发借演员炒 CP,主打 " 青春纯爱 ",CP 粉兴冲冲前去嗑糖差点没闪到舌头。
你进门的那一瞬间——
交易完成,信任崩溃。
看电影 " 享受生活 " 的本质没有了,每一张电影票的买入都像是在不停刮彩票。
哦不。
这 " 彩票 " 还不便宜。
04
我们怎么办?
与行业的高压相对的,是观众的躺平。
三月疫情再度袭来。
大厂打头的一场裁员潮,涨退间带走了中年人最后一条遮羞布。
小孩没有经济来源,老人对电影院兴致缺缺。
于是那些在疫情和失业中挣扎着自保的打工族,成为被历史车轮一点点推高的电影票价瞄准的唯一目标。
现实是。
在这场片方、影院与观众的三方博弈中,观众最先掀桌弃局。
就单论还能拿得出手的春节档——
2022 年从除夕到初六,我国观影总人次为 1.14 亿,对比 2021 年的 1.6 亿足足减少了 4600 万,减幅大约在 30% 左右。
灯塔专业版
结果有了。
那么变量呢?
2020 年电影平均票价为 36.98 元;
2021 年电影平均票价 40.29 元;
2022 年春节档平均票价为 52.77 元,总平均为 45.72 元。
也难怪。
面对动辄几十上百的天价票,买得起的大多忙着 996,买不起的更是愁生计。
生活已经够累了。
在累死与焦虑死之间,这一代的观众已经没有了 " 娱乐试错 " 的底气。
这年头选项也够多,抖音、资源、解说;剧本杀、狼人杀、密室逃脱、猫咖 ……
电影本就狭窄的生存空间更加逼仄。
截至 2020 年底,全国剧本杀线下门店已经突破 3 万家,市场总规模高达 117.4 亿元。相比之下,去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也只有 204 亿元。2021 年,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增至 170.2 亿元。
《2021 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
甚至出现主题 " 倒挂 "。
《缉魂》《不速来客》《扬名立万》的出现使得电影逐渐分化出一种新的支线——剧本杀式电影。
竞争对手被符号化,反而成为了一种电影卖座的标签。
这算是行业的与时俱进。
还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委曲求全?
Sir 不知道。
但在观众看来,这不是对电影的背叛,也谈不上放弃。
而是在可供消遣的空间逐渐被倾轧的现下,一种自动生成的趋利避害。
票价太高。
戴口罩不舒服。
沉没成本无法预测。
被抵上桌的筹码,不只是难得的休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