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观众对内容的期冀。
不幸的是。
二月以来,上映超过 7 分的国产片仅 4 部(其中三部都是主旋律);引进的海外分账片虽部分口碑拔高,票房却依然低迷。
——无一过亿。
中国电影市场在叫好和叫座之间已不只是一道分水岭。
而是无可翻越的断崖。
△ 二月迄今过 7 分的国产片
上个月,话题 " 观众为何抛弃电影院 " 冲上热搜,那些被赞到手软的热门评论直接粗暴表达了大众对电影市场的不满。
" 上映的不好看。
好看的不上映。"
一句 " 不值得 "。
更是直接引申到网友点名电影市场的某种怪象——
不是观众抛弃了电影院。
而是电影先抛弃了观众。
就说眼下,市场几乎将宝全押在《新蝙蝠侠》上,指望它能扛起本月票房的 " 救市 " 大旗。
布鲁斯 · 韦恩也被迫从 " 救世主 " 变成 " 救市主 "。
那么问题来了。
哥谭与中国电影市场。
哪个更难?
今天的最后,Sir 还是想回到主题。
" 电影病了 "。
对,Sir 还是不忍说出那个字。
可希望从哪来?
不知道。
Sir 只是怀念蔡明亮《不散》中的那一幕。
——我们还能看见这样的电影吗?
即将倒闭的老影院里,放映着 1967 年老电影《龙门客栈》,当年的主演石隽和苗天坐在观众席,看着自己那一帧帧的年少辉煌。
来的观众稀稀拉拉,各怀心思。
他们是这里的售票员、放映员,坐在席上为这座古老的影院送行。
没有人不专注。
影片对白总共不超十句,却将空间与时间无限拉长。
让 Sir 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一句:
没人还去电影院了
也再没人记得我们了
唏嘘?
等等,蔡明亮最终给出的答案意味深长。
濒临结束,故事落幕。
声音与旁白却久久不息。
台词的主人,曾经的演员坐在下面,流出一行清泪。
字幕才适时出现——
不是 " 剧终 "。
而是 " 不散 "。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