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拾遗
看了一个热搜,
关于刘浩存的。
媒体采访刘浩存:
" 关于你的未来发展,
张艺谋导演有没有什么建议?"
刘浩存回答说:
" 他让我永远不要偷税漏税,
永远不要吸毒。"
看到这个采访挺感慨的,
感慨什么呢?
不要偷税漏税,
不要吸毒,
这不是最基本的要求吗?
这个还需要张导来提醒,
这个还需要被当成高要求来强调,
说明很多青年艺人的确没有做到。
张艺谋的这番话,
让我想起了很多老一辈演员。
比如刘德华。
2004 年的时候,
电影《天下无贼》剧组,
导演冯小刚对演员们说:
" 明天上午 10 点开拍。"
结果第二天上午 9 点,
刘德华就到达了现场。
冯小刚很惊讶:
" 你怎么 9 点就来了?"
刘德华回答:
" 导演通知 10 点开拍,
演员就应该 9 点到呀,
化妆和复习台词都需要时间。"
冯小刚说:
" 别的演员至少迟到 1 小时,
别的演员都是 10 点才到。"
刘德华很不理解:
" 万万没想到,
现在连准时、记台词都成为了优点。
准时不是应该的吗?
以前我们拍戏,
服装是我们自己准备,
戏服是我们自己准备。"
比如陈道明。
很多青年演员,
动不动就说演戏很辛苦,
陈道明就特别看不惯:
" 现在动不动什么手破了,
什么哪儿摔伤了,
什么冬天在水里头,
夏天穿着大皮袄,
变成了一个演员的功劳,
你就是干这个的,
你拿的就是这份钱,
叫什么苦啊?
人家清洁工早上 4 点起早,
你还在被窝里,
怎么说呢,
你的职业就是这个,
你演员就应该吃苦。"
关于陈道明的敬业,
我随便举几个小例子。
在《楚汉传奇》里,
他扮演的是刘邦。
为了入戏,
陈道明六个月没有换戏服。
不管是在片场拍戏,
还是收工回家和家人在一起,
他永远穿着刘邦那几件衣服,
把自己当个古人一样在生活。
拍《归来》时也一样,
陆焉识那件破棉袄,
他下了戏还穿着,
无视他人的侧目。
陈道明本人的肤色,
属于正常偏白一点,
但拍《流金岁月》的时候,
有一个镜头,
需要展示手腕上的晒痕。
这个晒痕本来可以用化妆画出来,
但为了显得更真实,
陈道明花了一个月时间,
把整个人都晒得黑黑的。
有人说陈道明太敬业了,
但陈道明说了一句:
" 身为演员,就该受这份苦,
而且这也不算什么苦。"
比如吴孟达。
电影《攀登者》,
出过这么一段花絮。
吴京拍完一场戏后,
跟演对手戏的演员说:
" 这根本不是你原来的对白。"
然后他话锋一转:
" 我跟吴孟达学的,
达叔来现场不带剧本,
但对手的剧本都很清楚。"
吴孟达拍戏就是这样,
一不带剧本,
二不带助理。
为什么不带剧本?
因为他早就将剧本背得滚瓜烂熟,
不仅把自己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
也把对手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
所以无论对手怎么演怎么变化,
他都能接得住。
吴孟达为何能成为金牌配角?
那就是这么干来的。
当吴京等人夸赞他时,
达叔却说:
" 这不就是演员最基本的修养吗?"
比如张译。
张译每扮演一个角色,
他都会去体验生活。
比如在《金刚川》中,
他饰演一名高射炮手。
为了演出熟练炮手的感觉,
他就去了部队,
接受了长时间炮手训练,
甚至连吃饭都在炮台上面。
比如在《追凶者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