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顾磊的姐姐,顾清俞本不该去掺和人家小两口的生活,但她却屡屡越线造成家庭矛盾。
事件一,冯晓琴买房子伸手向她借钱,她有不借与拒绝的权力。但她却偏偏要拉着弟弟讲悄悄话,还嘱咐弟弟要防着冯晓琴,甚至联合弟弟去对付弟媳。
冯晓琴与顾磊夫妻俩虽然常常拌嘴,但夫妻感情一直都很好,而顾清俞总是拎不清去搅合。
事件二,冯晓琴喝醉酒被顾磊误会,吵架后闹要回娘家,本来夫妻俩床头吵架床尾和,短短时间内就在顾磊的道歉下气消了,又过上了幸福的小日子。
结果没想到,到了晚上,顾清俞又开始瞎掺和,劝顾磊要防着冯晓琴,还教他在房产证上写上自己名字,以防离婚后什么也捞不着。
本来人家过得好好的,作为大姑子却一直瞎搅合,还在背后吐槽冯晓琴一家人都是无赖,赖上了顾家。
冯晓琴听到谈话后直接气得要离开家,顾磊不停挽留,在拉扯中意外摔下一头扎在玻璃上,最后因失血过多去世。
如果没有顾清俞的多嘴,冯晓琴就不会闹着回娘家,顾磊也就不会死。所以,顾清俞间接害死了自己的亲弟弟,直接导致冯晓琴成为寡妇。
无论是冯晓琴还是顾清俞,她们都有明显的性格短板,这也是《心居》的真实之处。
即便是主角也不会是脸谱化的 " 白月光 ",而是鲜活的就仿佛生活在普通人身边的两个人。这样的角色才更有看点,也更有说服力。
人无完人,冯晓琴的贪心导致她生活充满挫折,顾清俞的多事导致她失去了至亲。她们的不完美,又何尝不是某一类人的缩影?
真实、有探讨的意义,这就是看了《心居》后的感受。其次,就是不禁感慨编剧的能力。
因为从第一集的开头,从短短的台词与镜头中就已经交代了每一个人的性格。比如,作品开头时冯晓琴正在菜市场讨价还价,与菜摊老板讲到最低价后,还不忘要一把小葱。
这个小细节,足以证明冯晓琴的爱占便宜与不满足的性格。
当冯晓琴走到房产中介门口,看到满墙贴着的房源信息,再搭配她要买房子的想法,以及将房子与人的生活质量与品味挂钩的台词,也足以见得她对房子的渴望,以及在大城市扎根的渴望。
从上海户口,到上海房子,贪欲越来越大的冯晓琴,注定要为贪欲买单。顾磊的死,何尝不是她作出来的?
没房子的人,就像无根的浮萍,可有房子的冯晓琴,也不会消停,这不是贫穷而是心穷,永远不知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