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现象不限于以翻唱为主的《天赐的声音》,甚至原创导向的《乐队的夏天》也免不了树几个说怪话的乐评人典型,因为他们深知,没有这点噱头,连个肯过来好好听音乐的人都没有。
这也就是 GAI 和周深为什么感慨做音综太难了。也许一些喜欢音乐的人还记得一档叫做《大事发声》的节目,不讲故事、不搞笑、不废话,音乐人走进录音棚里就开始表演,但是这样的节目早就活不下去了。
所以说,在这样的舞台上谈论为什么做翻唱不做原创,也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嘉宾们一边觉得做音综不容易,一边却也并没有在好好做音乐。
孕育原创音乐的摇篮,不会在综艺节目上,而在节目结束之后。
信希望原创音乐能出头,但又觉得自己写歌不行,寄希望于在座的有能力的嘉宾撑起一片原创的天地,至少现在,也没有看到他在创作的方面有什么进步之处。
周深出道八年的时间,固然他的演唱很出色、声音很有辨识度,但也只出了一张录音室专辑。
而 GAI,至少我觉得他的能力是很不错的,然而也必须承认,他在大红之后推出的第一张专辑《光宗耀祖》是一张令人失望的专辑,他的水平绝对不应该只是这样。
甚至我觉得,他对于音综的态度都比对音乐的态度要认真。在《我是唱作人 2》的舞台上,GAI 的发挥至少比他的录音室专辑要靠谱得多,也尝试了摇滚跟情歌这些有别于 Hip-hop 的风格。
但是走下音综的舞台,这些突破都统统消失不见了,仿佛只是为了音综即时突破一下,证明了自己能行,结束之后就又回去了。
其实这不是 GAI 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所有音综都存在的问题。不论原创还是翻唱,如果这些只碰到了边缘的突破都是不可持续的,那么这些突破又有什么意义呢?
结语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翻唱改编音乐作品是一种突破吗?
它当然可以是一种突破,不论华语乐坛还是整个世界的流行音乐市场,都有过无数经典且伟大的翻唱作品,并且时至今日,仍然有这样优秀的翻唱作品在诞生。
我认为,这些优秀的翻唱作品并不是绊脚石,反而是传承流行音乐、不断展现进步性的存在,期盼有一天,我们能够拥有更多优秀的原创专辑,也能拥有更多的翻唱专辑。
但是期望一档音乐综艺做出和这些作品比肩的翻唱,以目前的情况看,恐怕只能是奢望。
而真正应该耕耘原创音乐的地方,也不应该是在这些综艺上,而是在录音棚、在排练室,在能让你认真地去好好做音乐的小小空间里。
这些音乐综艺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承载这样的使命,更何况也确实有其他的综艺在推广原创音乐。
如果人们仅仅寄希望于仅仅通过这些综艺上的翻唱作品去了解原唱,那华语乐坛也许还有很大的退步空间。但真心喜欢音乐的人们,就算没有音乐综艺,也会清楚地知道,今天的华语乐坛仍然在进步——
这些进步并不来源于综艺节目,而是来源于创作者和表演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