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在不看到本人的情况下,根据参与者的自我描述和别人眼中的她画出来对比。
每一个“别人眼中的你”都比“自己想象中的自己”更美,更有魅力。
我们活在 Never good enough 的规训里太久了。
美应该给人带来力量才对,而不是无穷无尽的焦虑。
我们受够了。
我们也已经呼吁得够多了。
世界急需的,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审美变革。
由美学的顶层 —— 时尚界主动反思,主动革新那个单一的“以瘦为美”的逻辑。
我们也曾见过一些星星之火。
比如,多芬做过一系列正向广告,讨论“镜子如何成为女性焦虑的来源”。
发起“逆向自拍”的公益活动,去探讨社交媒体上的美颜如何损害女性自尊。
还联合 Gettyingimages 和 girlgazy 在全球范围内发起“ ShowUs ”活动,拍摄世界各地的女性,建立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女性图库,从源头重新定义美。
美国一个叫 Aerie 的内衣品牌,网购页面有高矮胖瘦、各种身材、各种肤色的女孩。
她们身上有纹身,脸上有痣,身体上有疤痕、妊娠纹,甚至白癜风斑块,有的做过结肠造篓手术,有的是唐氏综合征 ……
但每个女孩都穿着舒适好看的内衣,笑得如此自信。
还有无尺码内衣的出现,从源头上消除人们对女性罩杯的刻板印象。
可还不够,这远远没有触及时尚界的最上层。
好在,依然有人在试探。
天后蕾哈娜四年没发新专辑,大把力气、时间都放在了自己创办的美妆品牌。
她直言,“我希望在我的秀场上,每个女性都有不同的能量,代表不同的种族、体型,以及女性不同的阶段和文化”。
她的时尚秀场里,依然“婊”气冲天。
女人们环肥燕瘦各种 size,她们都无比强大,自在妖娆。这不比只有“瘦”的维密秀香多了?
你猜怎么着?她赚翻了,成为了全球第二富有的女明星。
这一记响亮的耳光,该把时尚业“打”醒了 ——
“那些带有偏见的人,以为 ‘ 瘦美 ’ 之外,意义不大。
但他们错了。
观众们愿意看,消费者们有需要。
实际上,还能赚钱。”
上述话语改编自凯特 · 布兰切特得奖金句
让时尚逐渐回到最初、最简单的样子 ——
你随心设计风格独特的服装饰品;
她自在大方地站在 T 台上、镜头里。
而我也可以不带任何情绪杂念,认真欣赏。
那时,每一个人都跳脱出严苛“框架”。
敲开“单一审美”的逻辑闭环,外面的世界无比广阔。
每一次呼吸,都将是新鲜的、自由的形状。 她刊
监制 - 她姐
作者 - 黄瓜酸啤、小怪兽
微博 - @她刊 iii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