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一个坏消息。
《我的天才女友》导演在直播中透露,国内欲翻拍《那不勒斯四部曲》,背景将设定在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上海。
鉴于国内普遍的翻拍水平,以及原著的翻拍难度之大,不免让人担心经典被毁。
但说老实话,翻拍翻车的情况也不是第一次了,咱们今天要说的也不是这个。
而是借着神剧可能被翻拍的消息,有人注意到,国内各大平台也引进了这部剧。
然而,某平台的两张海报上的宣传语却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第一季,写着" 塑料闺蜜情,意大利版《七月与安生》"。
第二季,写着" 兴风作浪的闺蜜,一声姐妹一生仇 "。
这两张海报目前似乎已经下架,不过,在手机客户端,当你想把本剧分享至朋友圈的时候,仍会自动带上 " 美剧版《七月与安生》" 的标签。
作为本剧的爱好者之一,看见此情此景,脑子里满是问号:
您没事吧?
看过这部剧的朋友都知道,两位女主的关系决不能用 " 塑料闺蜜情 " 来解释。
两人的反抗,也决不能称之为 " 兴风作浪 "。
更罔论 " 一声姐妹一生仇 " 之说。
原作里囊括万象的时代背景,真实细腻的内心描绘,显然要比上述标签复杂得多。
这是两个女人一路跌跌撞撞,最终各自走向独立的故事。
《我的天才女友》
但,想出这两句标语的哥们显然没管这些。
若是没看过这部剧,那倒还情有可原,说明是道听途说,有偏差是必然。
若是看过,那就其心可诛了。
而这种让噱头凌驾于影片本身的现象,已绝非第一次了。
咱们有些影视的奇葩营销,堪称一片智商荒漠,一口文化枯井。
且先不说远的。
就说说最近院线最火的,《新蝙蝠侠》。
映前映后的宣传都做得十分到位,而且还有真实网站猜谜这种互动彩蛋。
营销方式很多元,效果也还不错。
不过,上映前的有张海报似乎出了一点小问题
快问快答:
第一眼看到这个海报的时候,你觉得这部电影叫什么?
对于一直关注这部电影的人来说,认出它或许并非难事。
但让你知道这是《新蝙蝠侠》的,是影片的名字?还是海报的配色以及蝙蝠侠角色?
且不说 " 燃炸影院 " 是否适合这部影片,这四个字实在是大得有些过头了。
打眼一看,不知道的还以为影片名字叫《燃炸影院》,主演叫新蝙蝠侠。
宣发方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很快便换下了这款海报。
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反映了存在于国内的有关海报的一个奇怪现象——
将最有噱头的点高亮放大,印在海报中最显眼的位置。
电影名字叫什么?不重要,用电影告白就完事了。
电影讲的是什么?不重要,30 亿票房了!你去不去看?
还有去年让人目瞪口呆的《日不落酒店》。
因为不自信而反复撤档,罔顾观众和院线,就不提了。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影片为了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玩起了演员欺诈游戏。
演员表上的三番位,单独的人物海报,最后竟然只是一个人形立牌。
虽然事后导演刘峻萌匆忙发表道歉信,主动出来背锅。
但伤害已经造成,影片的口碑也已经跌到谷底。
再往前推。
在 2018 年同样震惊影坛的《地球最后的夜晚》。
毕赣导演,一个长镜头能拍 1 个小时的作品,受众定位非常清晰的文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