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zkres1.myzaker.com/202203/623a9b2eb15ec010e877bed4_1024.jpg)
顺带提一句,引起今天话题的《七月与安生》。
其实它也没能逃过奇葩营销的魔爪,它也有一张三人共浴的海报让人无力吐槽。
七月与安生一起坐在浴缸里尚能理解,毕竟出自于影片情节。
可这男主也跟着坐进来是怎么回事?
换个配色,换个字体,再化点妆,这 ...... 这不就是国产恐怖片海报标准套路么?
奇葩营销,林林总总,难以述尽。
打擦边球的,曲解影片原意的,演员表欺诈的,你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么的 ......
但终究无一例外,本质上都归于同样的原因——流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互联网时代,追逐流量,无可厚非,也不必厚非。
挣钱嘛,不寒碜。
尽可能扩大影片受众,也的确就是宣发方应该考虑的事情。
但,尊重电影本身内容和风格永远都是先决条件,否则只会本末倒置。
观众并不是好骗的傻子,观众们只是想好好看一部电影。
过火的营销,透支的是观众们对电影、导演、演员,甚至是对宣发方自己的信任。
长此以往,终将有反噬整个电影行业的一天。
还是赶紧收手吧,阿祖。
PS:你有被宣传文案雷到过的经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
1.《地球最后的夜晚》从爆红到暴跌:文艺片营销的 " 破圈 " 困境,娱理
2. 一场首映 40 个托儿,当代电影营销已经卷无可卷?,娱理
看更多精彩影评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他赚麻了
我看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