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3 月 27 日刊 | 总第 2824 期
这个 3 月,是美国大片放量入市的 3 月。
先是 " 荷兰弟 " 主演的游改电影《神秘海域》震撼登场;因蓝光高清片源提前泄露,本定 3 月 22 日上线流媒体的《蜘蛛侠:英雄无归》,也于 3 月 15 日提前上线;《新蝙蝠侠》紧随其后;灾难片《月球陨落》业已于 3 月 25 日上映。
这个 3 月,也是美国大片 " 扑街 " 的 3 月。
按理说,在国产电影没能带动票房的 3 月,海外大片理应能撑起一片天。但可惜的是,这几部电影都不太争气。除掉未能在内地影院上映的《蜘蛛侠:英雄无归》,剩下的三部实时票房加起来也没到三亿。
《蜘蛛侠:英雄无归》的海外票房极佳,登顶了 2021 年全球票房冠军。可对先睹为快的内地观众来说,它并没有想象中受欢迎。" 情怀杀 " 的确是有的,不过杀伤力就见仁见智了。豆瓣 20 万人打分,也只给出了 6.7 的及格分。
上映 8 天,《新蝙蝠侠》内地票房终于破亿。对一部制作成本高达 2 亿美元的超英电影来说,这个成绩不算出色。虽然有疫情反复的影响,但更多原因恐怕还是买账的人不多。
作为一种直面观众的文艺商品,电影未能叫座并不鲜见。然而,几部大片接连 " 跌倒 ",想必也不完全是市场的问题。若再往前回溯一番,我们能发现美国大片的 " 不被认可 ",并不是突发的急性病。
" 蜘蛛侠 " 的失败,是口碑的失败。" 蝙蝠侠 " 的失利,则是票房的失利。
虽然在美漫世界中,蝙蝠侠的人气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王者存在;但对内地观众来说,蜘蛛侠无疑更有热度。因此,这次《蜘蛛侠:英雄无归》没能被引进,对内地影院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损失。
不过,抛开票房的因素,单从作品的口碑来谈,《蜘蛛侠:英雄无归》完全是一部失败的作品。漫威热衷于把超英片拍成 " 爆米花 ",只要能挣到票房,他们愿意多拍些观众喜欢的玩意。比如," 情怀杀 "。
《蜘蛛侠:英雄无归》无疑将 " 情怀杀 " 做到了极致。三代蜘蛛侠同框的场面,哪怕是我这个情感淡漠的直男也被感动了。马奎尔版蜘蛛侠亮相的那一刻,不知有多少观众高呼:爷青回。光这个场景,放到影院估计也能换个 5 亿票房。
戴锦华说,影院是 20 世纪留给我们仅剩的社会空间之一。在这个空间中,观众很容易陷入一种情绪高涨的 " 集体无意识 "。通俗点讲,只要情绪到位,烂片也能嗨起来。可惜的是,失去了影院媒介,情怀的杀伤力连鲁缟都穿不透。
于是,《蜘蛛侠:英雄无归》的问题接二连三显现。同样拍了三部,马奎尔版蜘蛛侠反派 " 毒液 " 都诞生了,荷兰弟版蜘蛛侠的智商还在发育中。拍英雄成长本是漫威的拿手好戏,但在第三代蜘蛛侠身上,这篇 " 票房八股 " 迟迟破不了题。
影片令人诟病的,还有贯穿始终的 " 圣母情节 "。善良的 " 小蜘蛛 " 大发善心,差点毁灭世界。善良的 " 梅姨 " 希望世界和谐,害死别人也害死自己。善良的确很重要,但慷他人之慨而来的善良,多少有点不合情理。谁看了谁皱眉头。
评价《新蝙蝠侠》,则需要换个维度来切入。《新蝙蝠侠》拍得不好吗?如果将之与诺兰执导的《蝙蝠侠:黑暗骑士》比,它确有颇多不足。但将之放在超英片范畴中打量,影片的审美是在线的。至少比隔壁那部好上三倍不止。
《新蝙蝠侠》的致命问题,是逻辑的不自洽。电影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复仇、成长、黑色电影还是阶级对立?3 小时看下来,要我说就四个字:反腐倡廉。
" 谜语人 ",堪称哥谭最强反贪专家。个人能力比《反贪风暴》里古天乐饰演的陆志廉还高出一截。明明是手无缚鸡之力的 "loser",却能干掉市长,杀死黑帮老大,重伤老管家,逼得蝙蝠侠走投无路,最后还炸掉了半座哥谭城。
而哥谭的拯救者蝙蝠侠,则处处落后一步。有罪者救不下还则罢了,无辜百姓遇袭也无能为力。面对始终胜自己一筹的强者,应当如何取胜?《火影忍者》里鸣人靠 " 嘴遁 ",但这毕竟是美国大片,只能靠恐怖分子上门自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