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 知道你们都在等我聊它。
作为国剧当下 " 流量巨无霸 "。
评论早就 " 打起来 " 了——
一边,五星,连花絮都甜到窒息;
另一边,一星,就很一般。
正是预测到这种情绪化的两极评价,Sir 刻意没有第一时间写它,只是在默默看剧,希望尽量不带偏见地完成客观且完整的评价。
如今,《余生》已大结局。
Sir 发现——
无论黑它还是吹它。
我们似乎一开始就找错了靶子。
余生,请多指教
Sir 当然知道点评它或许 " 吃力不讨好 "。
尤其相关评论已经比比皆是,观众们大可以根据立场和感受选择自己相信的,推崇的,支持的(如果 Sir 今天说的不合心意,你对)。
Sir 只是不忍一部国剧发展成某种 " 派系斗争 "。
毕竟现实已如此撕裂。
所以,Sir 倾向先放下任何有可能让我们以偏概全的立场,回归作品。
鉴于目前评论几乎全部聚焦于几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帅不帅,美不美。
甜不甜,尬不尬。
这正是我们始终无法 " 客观看待 " 它的原因——评价任何作品,都不应该受限于眼前仅有的维度。
今天,Sir 想带你们看看 " 炮火之外 "。
那片被我们忽略的拼图——
亲情。
与死亡。
当然,缺点应该正视。
它不仅关于一部《余生》,而是长久地限制着许多让我们一再期待又一再失望的国产甜剧。
第一集开篇,富有年代感的独白:
……遇见你的那一天,我一抬头,毫无准备跌进你的眼睛,那种感觉微妙而美好,以至于我每次回想起来,我都想对你说,即使生命再来很多遍,那个春天,我依然想要遇见你。
闪光的眼神,微妙的情绪,美好的恋情。
还记得吗?
很长一段时间里,《读者文摘》《疯狂阅读》等杂志的大批青春专栏作家们都爱这么写。
再一查,它的确改编自出版于六年前的同名青春小说。
回忆之后是相遇。
酒吧里。
一个是跟姐妹诉苦的大三学生,被教导主任父亲逼着考研的大提琴手,林之校。
一个是为堂弟庆生的高冷博士,华清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外科医生,顾魏。
八竿子打不着的职业,全然不同的爱好……
两人本不会有交集。
怎么办?
巧合,巧合,巧合。
两人这么巧在酒吧遇见了,女主爸爸这么巧生病了,这么巧去的是男主的医院,病历单这么巧被男主看见……
然后,男主顺理成章 " 跌 " 进她的眼睛。
剧集前期的确在尽量稀释 " 狗血 " 和 " 冲突 " 的成分,并以日常的小摩擦、小暧昧代替大开大合的感人爱情。
比如两人从 1~17 集发生的一次次接触中。
涌现了 N 多甜蜜注视、暖心瞬间、敞开心扉。
这种 " 尽量 " 有没有效果?
见仁见智。
如果你是放学 / 下班了闲着没事想轻松轻松,可以认为那些是轻快的、清新的、甜到心尖尖的。
如果你单纯无意间在首页刷到,也可以认为是悬浮的、老套的、尬到令人无语的。
这取决于,你想要看到什么,又愿意看到什么。
但放到 " 国产甜剧 " 类目中稍稍比对就会发现——
它依然属于同一套流水线所生产的 " 为巧而巧牌巧克力 "。
日子缓慢流逝,感情逐渐升温。
你看,集大巧者的 18 集表白日到了。
" 霸道总裁 "+ 失真反转。
她是我喜欢的人
麻烦你以后对我喜欢的人
不,是对我女朋友客气一些
一切又像兜圈子般回到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