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好笑的就是两个I 人互尬。
因为懒得参观房子,于是客厅剩下两个人面面相觑。
两秒钟就结束了对话,而后仿佛进入了自己的世界。
这名场面让人看了直接脚趾抠出一间房。
气氛一度跌至冰点。
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确实,E 组和 I 组的差别是最明显的。
而当嘉宾们被重新分成 S 组(务实)和 N 组(直觉)时,差异是最小的。
两个房间都其乐融融。
大家一起做饭、游戏,有说有笑完全不尬。
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装扮圣诞树的环节。
N 人崇尚直觉,创造力更强,但是也更简单粗暴。
和 N 人比,务实的 S 人就是细节控和强迫症了。
具体到装饰品怎么悬挂,树枝折成多少度更好看。
嘉宾们被分成 F 组(感性)和 T 组(理性)时,则是最抓马的。
一派是情感丰富的 F。
一派是追求意义和效率的 T。
简直就是琼瑶剧碰上了走近科学。
比如节目组专门为他们组织的苦恼交流会,互相倾诉。
F 人的苦恼甚至包括到下一餐吃什么和指甲保养的问题。
这都能引起共鸣。
更别说走心的生活苦恼。
一不小心就会抱团泪目,哭成一片汪洋。
共情能力十足。
相比之下T 人都很清醒理智。
好像是没有情感的机器人。
苦恼是什么?根本没有苦恼。
就算非要找一个苦恼,那 T 人也早就想好解决方式了。
哭这件事更是离 T 人十万八千里。
他们讨论起苦恼,也完全不像是 F 人那么脆弱。
虽然看上去冷漠不是解决情绪。
但其实是很有建设性地提供解决办法。
这就不难解释 F 人和 T 人接触时突然泪目,而 T 人全员懵逼、眉毛骨折的反应了。
感性和理性派之间,仿佛隔着结界。
不过,最折磨的还要数 J(条理性)和 P(灵活性)的分组。
节目组让两组各做时间规划。
骨子里喜欢井然有序的 J 组仔细计划。
把时间分为了好几个小时板块。
并且安排上具体的活动时间、做饭时间、吃饭时间、打扫时间……
事无巨细,精确到分钟。
而 P 组天生的热爱自由,喜欢随性生活。
于是大家只约定了一起做饭的时间,其余时间自由安排。
自由散漫。
这些相似的人一旦抱团集结,就会很容易看出两种相反群体的共性。
嘉宾们在人群中迅速找到同类和归属感的同时,又与对照组形成鲜明的反差。
乍一看,节目似乎印证了 MBTI 人格类型的准确性。
与各种网络玩梗的刻板印象相契合。
但看下去就会发现,节目也体现出了MBTI 人格的悖论——
有时候,你的实际行为可能和被判定的人格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