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全员 E 人的膨胀能量也会让 E 人感到身体被掏空。
他们也需要需要安静和独处。
并且,I 人也会有非常外向的一面。
他们也会在熟络之后大胆展示自己。
咔咔走一段 T 台秀,气场超强。
腼腆甜妹突然发疯跳上一段热舞。
还有口技大师现场模仿摩托车魔性音效,笑翻全场。
被临时互换计划表的 P 组和 J 组也是如此。
一开始,不羁爱自由的 P 组全员崩溃,还以为会被周密的计划折磨。
但没想到现实情况完全相反。
反而是 J 人大部分被「自由时间」整崩溃,嚷嚷着这辈子都不想要「自由时间」了。
P 人反而非常有计划、和组员们交心地度过了一天。
而这些抓马、反转,确实印证着 MBTI 带来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其实,MBTI 的分类对某些人来说反倒是「枷锁」。
一名 ISFJ(内向、务实、感性、有条理)人格的女嘉宾,就对自己也产生了很大的怀疑。
一边认为要努力扮演好自己的人设。
一边又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因此总怕自己不符合人设让别人失望,节目中哭了好几次。
甚至还会因为自己难过失态影响别人,加重心理负担。
ISTP(内向、务实、理性、灵活)人格的油管博主,也有相似的困扰。
他知道自己其实在镜头前和生活中完全不同。
但是却被镜头前的刻板印象限制。
胆小的 INFP(内向、直觉、感性、灵活)总是没有自信,过于谨慎。
但其实,她也有疯狂的想法。
也想变成毫无社交恐惧的 E 人。
而被大家一致认为乐观开朗的 ESFJ(外向、务实、感性、有条理)女强人,其实也会很玻璃心。
作为社交能力很强,能连接起所有人的角色。
同时也容易被大家忽略。
所以每次的好感度投票,无论正负票,她都没有。
作为 E 人中的小透明,也是她不被看见的脆弱之处。
说到底,MBTI 虽然比星座玄学看起来更科学。
但本质上,它的爆红,依然是迎合了人们对「情感归属」的需求。
人们的性格被 100 多道题目量化、归类。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母,就让大家快速找到了同类,也仿佛再一次强化了自我的认同。
星座与 MBTI 的类比
但正如节目中的嘉宾们所言,一个人的表现完全可能与测试结果相矛盾。
谷爱凌自曝人格类型为 INTJ(内向、直觉、理性、有条理),也引起了很多网友的惊讶。
「她竟然不是 E 人?」
可见,MBTI 衍生出来的种种刻板印象,无法概括真实的人性。
况且,哪怕是同一个人,每一次也可能测试出不同的结果。
因为有了我们形形色色的人,才有了 MBTI。
因果颠倒而被束缚,反而失去了寻找归属的初衷。
通过 MBTI,我们最终要找的不是同类,其实是我们自己。
接受自己,也关注别人的闪光之处。
或许这才是 MBTI 存在的意义。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