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宠剧除了在男女主角的家庭设置上体现温暖之外,甜宠剧本身的治愈基因也是存在的。
关于甜宠剧,最先印入脑海的是大部分观众的评价," 生活已经这么苦了,就想看看不费脑、甜甜的剧 " 等等。" 发糖 " 是甜宠剧最大的任务和内容之一,甭管主角是来自哪个时空,甭管二人的身份、性格、家庭相差多大,在甜宠剧中,都能谈一场甜甜的恋爱。到了现在,不少观众依然在甜宠剧评论里大呼 " 好甜 ",不亦乐乎地磕着 CP。
但是,甜宠剧真的能完全治愈 " 恐婚 ",拉回观众对于爱情、婚姻的向往吗?答案可能也并不乐观。
甜宠剧《余生,请多指教》剧照
毕竟小而美的甜宠剧早就陷入审美疲劳和难以创新的困境。观众对于 " 甜 " 的要求提高了,对于 CP 感的要求也更强烈了,再加上剧情不悬浮、符合现实、有逻辑等要求,甜宠剧想要俘获观众的心更难了。同时,越来越多甜宠剧被机械式播出,观众疲劳了,哪里来的治愈。最重要的是,甜宠剧大多数以结婚收场或先婚后爱为创作方式,笔墨集中在男女主感情的推进和刻画上,对于婚姻之外的其他人和婚姻中产生的多重关系的描述并不多。
当然,在国产家庭剧拼命填塞婚姻矛盾、冲突和狗血情节的情况之下,意图以此博取话题,这个时候," 极致爱情用准极致流量 " 的甜宠剧,如果能多方面加强对于温馨家庭的刻画,也必然使得顶流下场的甜宠剧不只限于粉丝自嗨。
" 恐婚套餐 " 无疑还会在接下来的国产家庭剧,甚至是职场剧、女性群像剧里被批量化推送,毕竟诸如此类的套路化剧创模版已经被一次次实践鉴定奏效,但是,如果这种方式的成功能被解读为踩中时代情绪的要点,那么,这个时代或许更想要的是如何让越来越多人感受到婚姻和家庭的温度。套路化的创作者们该适当学会收手了。
国产家庭剧是时候想想如何 " 治愈 " 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