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因是纽特的魔法实力本就不高,无法正面对抗格林德沃。既然邓布利多正值壮年,由他挑起消灭黑魔法师的大任是不二之选。
外因是粉丝们的注意力。邓布利多在《哈利 · 波特》时代,就是一位人气极高的角色。随着新版邓布利多受欢迎程度增高,主角光环也慢慢转移到了他的头上。
全片看下来,作为一部描绘群像人物的电影,《神奇动物 3》难掩角色刻画扁平的缺憾。
相对于改编自同名原著小说的《哈利 · 波特》,《神奇动物》系列没有原著这个基础。华纳盛情邀请 J.K. 罗琳直接从剧本开启这个新的魔法故事,从一开始,这个系列就显得底蕴不足。
《哈利 · 波特》原著小说有足够的篇幅来塑造哈利、赫敏、罗恩、伏地魔等人物,电影看不明白的人物关系,可以在小说中找补。
《神奇动物》则不行。纽特、邓布利多、克雷登斯、格林德沃这些人物都有纷繁复杂的前史,没有小说作为补充,剧本又容不下这么多情节铺垫,只能靠观众脑补了。
纽特在《神奇动物 3》中成为了一名工具人,不断在给邓布利多提供帮助。人物从开场到结束都没有成长和变化,这是一个遗憾。片中还特意增加纽特的喜剧戏份,但真的不搞笑。为了扭转第二部带来的暗黑气质,编导们也是尽力了。
还有黑化的克雷登斯(埃兹拉 · 米勒 饰),这本来是一个极有发挥空间的角色。处于正邪之间摇摆不定,但魔法强大无比。
在影片中,邓布利多仅仅凭借与克雷登斯的亲戚身份,晓以大义就让他弃暗投明了。人物黑白两面的转化过于迅速,没有具备说服力的内心挣扎戏,克雷登斯也沦为了工具人。
片中比较有发挥空间的是邓布利多、格林德沃这两大核心角色。邓布利多在情感上的痛苦抉择,格林德沃对权势的忘我追逐,都称得上是用心表演。
《神奇动物 2》上映之前,饰演格林德沃的演员约翰尼 · 德普刚刚离婚,但他随即陷入了家暴纠纷当中。此事的负面影响太大,最终导致他无法出演《神奇动物 3》,顶替他的是 " 拔叔 " 麦斯 · 米科尔森。
从表演效果来看。德普版的格林德沃是邪魅张扬的风格,拔叔是霸气内敛的风格。两个版本一对比,拔叔的演绎削弱了角色的个性。
为了弥补角色塑造空间不足的问题,《神奇动物》在不断加强和《哈利 · 波特》的情节关联,这样就不必为了新人物和新背景去浪费篇幅。
第二部中已经有伏地魔的大蛇纳吉尼出现,第三部中还有麦格教授、老魔杖、有求必应屋纷纷登场。等到《神奇动物 5》的时候,应该就能完成和《哈利 · 波特与魔法石》的故事衔接,如果能坚持拍到第五部的话。
《神奇动物》系列还能走多远?
按照此前华纳宣布的系列规划,《神奇动物》会拍摄成五部曲。这个系列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哈利 · 波特》IP 的持续火爆。
电影《哈利 · 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于 2011 年上映,标志着这个系列的正式完结。虽然距今已经过去了 11 年,但这个系列的人气一直高涨。相关的主题乐园、周边产品,吸引着粉丝们源源不断地消费。
《哈利 · 波特》电影 IP 的号召力,不逊于《星球大战》《复仇者联盟》,片方华纳自然要想方设法让这个 IP 继续生财。
《哈利 · 波特》小说是少年的视角看魔法世界,《神奇动物》剧本就是以成年人的视角来讲述魔法师的故事。
第一部的时候还是严密围绕主人公纽特和 " 神奇动物 " 主题来书写,影片中充满灵性和奇妙神力的魔法动物的确让人眼前一亮。到了第二部,神奇动物的品种和戏份就开始减少,魔法师对决成为核心。第三部,神奇动物成为工具角色,新登场的麒麟没有亮眼表现,很容易被遗忘。
严格来说,到了《神奇动物 3》,影片的主题已经跑偏了。真的要问一句,神奇动物在哪里?
从数据来看。第一部全球票房 8.14 亿美元,第二部下滑为 6.54 亿美元。第三部刚刚上映,在全球疫情阴影笼罩之下,能保住 5 亿美元就算胜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