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电影的目的之一就是造梦,用过滤提纯后的美好,让我们在 100 分钟里忘掉现实的残酷与烦恼。
我说,电影永远是所处时代的那面镜子,它不单单照出最表面的美丑,更映射出时代背后幽深暧昧的人性。
面对日益分裂、崩坏的世界,好莱坞选择在 " 回避现实 "、" 讨好粉丝 " 这条路上一去不回头,这是艺术的倒退,更是电影的耻辱。
3.
众生相
最后,或许与电影无关,但我想记录一些应该被记下的众生相。
顺从。
这是我们千百年来刻在骨血里的脾性,它从来不是负面的。只是每每因此经历灾难时,或许每个人也应该多问自己一句,顺从没错,只是要看值不值得。
恐慌。
当 30 岁以下的年轻人也开始陷入疯狂囤货的焦虑,只能说,我们另一个千百年来刻在骨血里的脾性——不安全感——终于成功地再次被激活了。
戾气。
自人类有了互联网,戾气便出现几何倍地增长。而过去两年多,非常时期,或许每个人又都或多或少地经历着潜移默化的戾气熏陶。这种异化,悄无声息,害人害己。
大局观。
又一个,千百年来刻在骨血的脾性。或洋洋洒洒,高谈阔论。或隐忍退让,身如蝼蚁。更多时候,它却是那个屡试不爽的流量密码,兼尚方宝剑。
分裂。
异化的结果,就是某种程度上的 " 精神分裂 "。一边转发 " 国本之争 ",一边转发 " 上海求救 "。顺从、恐慌、戾气与大局观混杂在一起,再掺杂些许人性最单纯的善恶,所谓 "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不过如此。
与此相比,电影,太过苍白无力。
结语
可终究,我们依然无法离开电影。至少我做不到。
如果说《神奇动物 3》中,有对当下起到真正慰藉的地方,我想就是结尾了。
相比前面那些虚假做作的造梦,和低幼廉价的价值观输出,电影最后,邓布利多微笑目视着一场普通婚礼,继而消失在雪夜街头。那个小小的背影,才是这个伟大人物整部电影最高大、也最触动人心的瞬间。
又想起他曾在《哈利 · 波特与密室》的结尾,说给哈利的那句话:
定义我们的,不是能力,而是选择。
这句话,也送给此时的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