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还写了一部新的历史小说《水浒新传》,描写了英雄的民族大义,受到国学大师陈寅恪的称赞。毛主席看后也说:“这本新水浒传写得好,等于激励大家抗日。”
除了写一系列抗敌文学,张恨水认识老舍是因为他是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主任。
1937年,老舍和张恨水都当选为理事,老舍也是“文联”的总干事,负责抗战文艺的编辑工作,张恨水因为在重庆,没有出席。从此,张恨水和老舍等新文学作家一起,站在了抗战的最前沿。
1942年秋,老舍和其他文联成员去南温泉看张恨水。张恨水先画了一幅叫《清亭图》的画,还写了一首诗:“听说隐居不闲,一渠几山。”想知道清廷在哪里,只在松柏丛中。"
然后张恨水告诉老舍,“现在我每天要写3000到4000字,鼓励大家一起抗日。”老舍相当震惊。
来源:网络
1944年,张恨水五十岁,新民报和文联为他庆生。老舍非常欣赏张恨水。为了祝贺朋友,他写了《和张恨水的一点认识》,发表在重庆的《新民新闻晚报》上。他还写了一首祝贺诗:“上下古今牛马,文章笑结因缘;春秋明黄金世家史,三十年血之花。”
老舍在《一点认识》中,从三个方面写张恨水:“恨水哥是真正的学者,最正直,最有正义感,最爱惜羽毛;恨水哥才是真正的职业作家。恨水哥是个没有习气的书生:不赌博,不喝酒,不穿奇装异服,留长发。他写得比谁都多,比谁都有资格称自己为学者。”
"张恨水是中国唯一一位妇孺皆知的老作家."
1945年,日本投降。8月15日,张恨水拿着报纸跳进屋里,摇着周南说:“好事,你看,日本投降了,战争终于结束了。”
1946年,张恨水离开重庆到北京办《新民日报》,在副刊《北海》上发表了一系列抗日学者的速写。
张恨水在介绍老舍时写道,“老舍是我在北平的朋友中最熟悉的人。他很善良,拒绝得罪任何人。他说话幽默,演讲幽默。他的幽默极其自然。”
两年后,由于《新民报》内部矛盾,张恨水辞去职务,结束了30年的新闻生涯。
张恨水没想到的是,第二年,《新民报》的新领导居然说自己是国民党特务。张恨水痛苦不堪,终日郁郁寡欢,突发脑溢血。
张恨水进急诊室后,周南一直在哭。看着深度昏迷的张恨水,她觉得天塌了。在那段时间里,周南几乎没有休息。她天不亮就从医院赶回家,给孩子做饭,然后带着老公的饭回到医院,喂给张恨水吃。她每次喂饭都要准备好几条毛巾,及时把嘴唇上的流食擦干净。
一个月后,张恨水醒了,但动作迟缓,说话口齿不清。当张恨水不能写作时,周南卖掉他的珠宝来补贴家用。周南从来没有不喜欢他,仍然很好地照顾他。
多年后,张恨水的女儿张峥回忆,“说实话,我小时候,父亲在我心里,是个流口水的老头。”
这时,许,张恨水的第一任妻子,因为买了几块地,被划为地主。他的母亲也因病去世。
中风好转后,张恨水继续创作《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孔雀东南飞》等小说,并在海外出版后获得稿费。
后来《文艺报》邀请张恨水参加老舍茶馆座谈会。会上,张恨水作了发言,并评价说,“我觉得第一幕写得很好,是一个很好的小说素材。”
就在张恨水以为人生又有希望的时候,1956年,周南被查出乳腺癌晚期,再也无力回天。一天,已经骨瘦如柴的周南对张恨水说:“我想到外面看看。”张恨水把周南扶到院子里。周南说:“这个世界有你真好。”张恨水哽咽着把周南抱在怀里,说:“我不能没有你。”
1959年10月,周南因病去世。一年前,许也因中风去世。临终前,许留下遗言,将两只金戒指送给胡和留念。
周南去世后,张恨水要么在她的墓碑前徘徊,要么在家为他的妻子写下哀悼诗。这首诗不能发表。张恨水写在纸上,一首病中唱,一首闲中唱。
与此同时,张恨水的稿件越来越少,他对自己的创作绝望了,于是对文联的工作人员说,“现在的稿费太低了,一千字才四五块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文章,怕发表后有什么问题会被批评,一天都提心吊胆。”工作花的太多,付出的太少,干脆不写了。"
1961年,张恨水感觉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因为找不到保姆,他不得不自己做所有的家务,吃不饱饭。这个时候,张恨水还要承担8个人的生活费,每天吃一窝都觉得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