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文章开篇之前,先说一下朴最近在网上看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博主@王厚厚的邻居住着一个单身老人,坐标是上海。在困难时期,她会定期和爷爷打电话问候,问他需要什么物资,给他买生活用品。
后来爷爷很郑重的敲开了博主家的门,然后很郑重的给了她两大箱新绘本,钱和一封信。
但博主拒绝了,只好暂时收下钱和绘本,打开老人给的纸条和信:
“小王,小李,你们好。谢谢你最近的照顾。请预付500元,以后一起算账,和兄弟们算账。我先给你漫画书和漫画书两种,看完再和我交换其他的书。”
来源@王厚厚的广播
听到这里你会看到什么?
除了老人在困境中的谦虚得体,博主的善良,还有疫情严重时年轻人和老人的互助。
更应该注意的是,在疫情和封城的情况下,老年人买菜其实很难。为什么买菜难?
就像@王侯后来说的,不要把她的经历解读成一个简单的“正能量”故事,因为这应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果我以前不认识他呢?我们社区肯定还有其他这样的老人。他们该怎么办?”
这段时间,我们在网上看到了很多压抑的求助信息,分享各种渠道的团购,年轻人开的各种玩笑。
但是,很少听到来自老年人的声音。
他们不需要帮助吗?
或者说,他们没有机会和渠道发出自己微弱的声音,我们听不到?
上海是中国第一个老龄化城市。
到2020年底,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33.5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36.1%;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2.5万人,占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的15.5%。
但是我们看到的关于它们的信息很少。
就我们封闭地区的实际问题而言。
老年人要不要吃饭?
即使很多老年人都有微信,但是买买吃的太复杂了。
上海居民买菜主要靠网络平台团购和微信群对话接龙。
但是怎么入群,怎么找渠道,怎么用对话接龙,哪个点抢购,手速多快,如果不改群昵称,就会遇到被踢...................................................................................................................
这一系列问题令人头疼。
对于经常有隐性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即使不能马上就医,如何就医和服药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现在上海有了“互联网医院”,还有一个叫“上海医疗紧急救援”的民间互助文件,可以记录缺药补药的情况。
问题是,没有年轻人的帮助,老年人怎么用?
还记得前段时间那个因为200块钱网络暴力自杀的女生吗?
停业后,女孩终于找到了一份好心的外卖,将自己做的菜送到了听障父亲的面前。但网友们因为她只给了外卖200块钱而不断攻击她,最后女孩自杀跳楼身亡。
罪魁祸首当然是那些肆意传播邪恶的网络恶霸。
本来是一个年轻人帮老人和女儿担心父亲的温馨故事,没想到会变成悲剧。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没有那个只给老人送饭的送货员,没有那个听力有障碍、手脚不方便的老父亲,他们怎么吃饭。
网上恶霸带着他们以为国外卖家很大方的善意,把外卖卖家和女孩的真实努力活生生地摆了出来。
前几天,我看到了一张悲伤的图片。
隔着栅栏,几个老人正在外面喊团车,手里拿着准备好的现金,多了也不需要找零,就是吃饭。
能传达出老人的心声,已经是少数了。
更何况是在截图,录音,小圈子里流传。没有新闻报道,没有后续结果,只有悲伤的回声。
我采访了几个上海的朋友。
他们都表示,疫情中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要靠所在社区的支持。
如果小区居委会和志愿者尽职尽责,会统计楼里老人的数量,团购的复印件会给老人留一份。
但他们都说,在社区的网上求助文档中,志愿者为老人填写他们的困境。除了问药,很多都是这样触目惊心的六个字:
“不能网购,也不能买菜。”
4月14日,新华社记者走访了上海的老年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