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水平就像中学女生把校服扎卷起来显腰身斗艳一样,心智实在幼齿。
其实单从晚晚总是急哄哄地想通过各类访谈"洗白"的行径,也可以看出,她确实一根直肠通大脑。
爱争辩是学生时期的特征,不是成人世界的规则。
况且她连争辩都争不出一场高中生辩论赛的心机程度。
与姜思达聊起工人坠楼事件,她上一秒浅浅为工人叹惋一下,下一秒便火急火燎地一条条丢出自己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包括我的美术馆出了意外
死了一个人
我的所有工作所有的合作
完全影响到我工作了
我劳斯莱斯的工作
我当时坂本龙一最大的(展览)
"他只是失去一条命,而我是损失了代言阿。"
几乎是上赶着讨骂。
而有如此想法的,不外乎两种人:
一种是极端的精致利己者。
但这类人往往不会如此露骨地在语言中坦现自己的利己,因为展现利己这一作为,本身就很不利己。
而另一种,就是心智幼齿的小朋友。
张爱玲在《小团圆》曾写女学生九莉在听闻战争打响时,第一时间却是庆幸"今天不用考试"。
这就是幼齿的小孩子,泰山崩于前却只见得手中棒棒糖沾没沾灰。
愚钝,幼稚,单纯,时常会成就一种客观的恶,便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晚晚。
九莉在短暂的窃喜后也意识到其中残忍,但晚晚却连中学生的心智都不及,像个小学生一样仍旧蒙在不解里。
姜思达问:"出现这样的安全事件,你觉得这些代价是应得的吗?"
她答:"当然人命是无价的,但是从对家属的赔偿上,我们已经做到最好了。"
那句"人命无价"她其实从未真实体会,像是一种对课本知识的照抄照搬,而后续那些行为阐释,则是来自熊孩子发自内心的一句"糖都给你了,还要我怎样呢?"
理解这点,再看世人对晚晚的一些不解。
比如成为"缪斯"这事。
刘野虽道德形象是难再立,但艺术造诣却无法辩驳,所以网友一贯想不通颜值人品皆不算上乘的晚晚,何德何能成为刘野的灵感源泉。
其实答案或许画里就有。
即便外人看晚晚衣着清凉的端坐刘野大腿,可能是骚婆娘的模样,但刘野笔下的女孩,总是稚的,嫩的,袒胸露乳都不带一丝媚气。
穿制服那张,更是颇有些洛丽塔的影子。
大概就是这份带有单纯的邪念,又带天真浪漫的稚气,使得一届网红能让政商界、艺术界大佬先后踏入爱河,又称"奶奶",又称"缪斯"的原因吧。
说到底,不过是现实版霸道总裁爱上傻白甜罢了。
事实上,关于晚晚是否真"心机",那些闻及她再出新素材便立刻赶来嘲讽的老晚学家,应该再清楚不过。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姜思达不适合拿晚晚来做网暴素材的理由。
围绕晚晚的谩骂,不像一场典型的,正邪分明的网暴事件。
更像是一场"互联网观猴儿"。
其间区别在于,典型的网暴事件大多是由于一种或被蒙蔽或过于朴素的善念而造成的恶果,许多网暴者其实网暴当下并不自知,他们的愤怒是真实的。(这也是为何网暴屡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