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肉叔跟很多朋友一样,都有了一种奇妙体验。
借一句话说就是:我的灵魂瞒着我出演了一部戏。
不信你瞧:
这生无可恋的样子,不就是下班后回家加班的我?
这标准的职业假笑,不就是被迫应和公司老板的我?
这盼着世界毁灭的内心 OS,不就是每天早上被闹钟叫醒时的我?
以上均出自网飞最近推出的韩剧《我的解放日志》。
一向在题材上最会搞事情的网飞,这次不玩吸睛的设定,抓马的剧情。
而是拍一群生活淡如水的社畜。
把镜头对向在大城市打工,平平无奇的三姐弟。
显微镜般地观察他们日常中的点滴,却拍出了——
当代打工人难以名状的痛苦,和具体而微的成长。
# 没有大风大浪的生活里,社畜们一边丧,一边活下去。#
《解放日志》里的三姐弟,从小 " 普通 " 到大。
家境,学业,工作样样平庸。
他们顺其自然地活着,没什么新鲜事,没什么大志向。
这部剧就像一幅 " 生活流 " 画卷,缓缓展开他们的人生。
大姐廉琦贞,暴脾气一个,当了十几年社畜,对工作早已麻痹,更关心烫头发,找对象这些个人事。
二哥廉昌熙,总想努力让自己的生活上一个层次,下班后面对客户纠缠依旧体面招待。
剧中的核心人物是小妹廉美贞。性格内向,在职场上吃不开,但也勤恳完成任务。
永远做不到让老板满意是工作常态。她会在下班后找个没有熟人的咖啡店偷偷按住眼泪,一边加班修改。
他们仨,就像现实中的你我他。
人们喜欢这部剧,因为它真实:设定太写实。
讨厌这部剧的人,也因为它真实:你把我的生活掏出来看,我从哪里获得轻松?
无论你站哪边,都不可否认,它狠狠戳中当代打工人的痛点——
小人物在大城市过活的难。
高昂的城市生活成本让人学会节俭。
而节俭的本质却是,折损人的部分自由 / 自我。
三姐弟工作在首尔市中心,但住在位于城郊的乡村老家。
作为普通打工人,他们承担不起市中心高昂的房租,只好选择承担往返长达 3 小时的通勤时间。
大姐廉琦贞一句叹气很扎心了:我没有傍晚呢
生活节奏跟着班车时间点走,每天掐点追公车赶地铁。下班和同事朋友聚餐,也要提早离席以免错过回家的末班车。
偶尔 " 任性 " 晚回家,三姐弟也会在群里发讯息互通时间。不是报平安,还是为省钱,三人一起拼辆的士回家。
将人吞噬的,还有充斥在职场里的无效社交。
剧中反复出现的 " 幸福支援中心 ",就把对无效社交的讽刺拉满。
美珍所在的部门旨在鼓励所有员工加入同好会,比如登山,阅读,摄影等各样兴趣社团。
跟有同样爱好的同事在休闲时间一起做喜欢的事情,听起来像是件很积极向上的事对吧?
但这个美其名曰 " 幸福支援 " 的部门,目的不在帮员工寻找幸福。
女主美贞因为一直不愿加入同好会,屡屡被请喝茶。
对方的洗脑言论里,赤裸裸透着资本家的对员工的算计——
利用社交娱乐来遮盖员工们职场生活的无趣,好让他们更高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