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真正的勇士则是将自己 Cosplay 成一名 " 阿凡达 "
某位小学生和伙伴约好,一起扮成 " 阿凡达 ",结果被放鸽子,自己成了被路人围观的对象。
有学生在校园运动会上把自己打扮成 " 阿凡达 "。
年轻网友线下见面,Cosplay 成一群 " 阿凡达 "。
在云南一景区,员工扮 " 阿凡达 " 提醒游客保护环境。
" 阿凡达 " 这股 " 蓝旋风 " 也席卷了整个娱乐圈,明星都在相继跟风 " 阿凡达 "。
小 S 蔡康永扮成 " 阿凡达 "。
徐峥夫妇也为其站台。
以及某种神奇的 " 阿凡达 " 滤镜,网友们恶搞了一批当红明星。
甚至央视都在报道和《阿凡达》有关的各种资讯。
在各行各业里,如何蹭上 " 阿凡达 " 的流量,才是那个时代的财富密码。
数码区的手机推荐直接与《阿凡达》的六位主角挂钩。
某个公园直接取名叫 " 阿凡达 ",并种下了神树。
某个展销会上,出现美女 " 阿凡达 " 助场。
而《阿凡达》电影中的悬浮山脉取景地点张家界也被炒成超级热门的景点。
在这个时候," 阿凡达 " 不仅仅是一部电影了,更是一个文化概念,代表着 " 牛逼 "。
《北京车展 车坛 " 阿凡达 "》,这里 " 阿凡达 " 表示某件事物牛逼。
《对付高房价要靠 " 阿凡达 "》,这里表示需要厉害的房地产专家。
《南京彩民成竞彩界 " 阿凡达 "》,同样表示厉害的人。
《川菜再雄起,辣椒需要 " 阿凡达 "》,这里表示需要更厉害的辣椒。
《虎年春晚很 " 阿凡达 "》,这里则表示晚会很成功。
霎时间,一切事情皆可 " 阿凡达 "。
如何 " 阿凡达 ",张三李四。
真正被《阿凡达》旋风席卷的其实是国内的电影业,2009 年底到 2010 年春节档,《阿凡达》杀疯了。
因为《阿凡达》的存在,使同时期的数十部大片黯然失色。
一部《阿凡达》,终结《苏乞儿》,决战《拆弹部队》,戏耍《福尔摩斯》。
对于台湾省片《赛德克 · 巴莱》,评价只是" 感动,快赶上《阿凡达》了 "。
当史诗巨制《孔子》遇到《阿凡达》,《孔子》曰:" 不惧‘阿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