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子柒小学五年级时,爷爷因病去世,家里只剩下了李子柒与奶奶。
家里越来越困难,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每年李子柒都会因为交不起学费,而登上当地报纸。
李子柒至今都还记得,奶奶在爷爷去世后,去家乡的妇联求大家帮帮自己的孙女,一边求,奶奶一边念叨着 " 这个孩子太苦了。"
一位接触过李子柒的妇联工作人员,曾在采访中聊起一件往事:
有一年过年,乡里举办了一个活动——动员乡里条件好一点的家庭,接孤儿回家过年。李子柒被划到了 " 孤儿 " 范围内,于是被这位妇联工作人员接到家中过年。
李子柒在自家院里
回忆起来,这位工作人员说:" 她那会儿才 8 岁,做事儿就勤快的很,我们干活她都抢着做,懂事得让人心疼。"
回头看,李子柒的童年很难被定义为 " 幸福 " 或者是 " 不幸 ",父母的早逝与家庭的贫困,让她从小就看到了生活的本质,但爷爷奶奶给予她的爱,却又让她顽强的长大。
但也正是因为这些过往,才造就了后来的李子柒。多年以后,人们在视频中看到李子柒身上的烟火气,那是粗砺的生活留给一个女孩的礼物。
而每一个份礼物,都是有代价的。
李子柒曾形容自己的整个成长过程为 " 没人管 " ——虽然爷爷奶奶给了她足够的爱,但是却无法告诉她,人生路该如何走。
" 没人管我,我只好自己做主。"
因为家中贫困,高中没毕业,李子柒就离开家乡,来到城市打工。
刚来城市的那几年,李子柒做过餐厅的服务员,一个月工资 300 块,到了月底减去这个月因为打碎盘子扣掉的钱,到手通常只有 200 块出头。
最穷困的时候,她连着吃了 2 个月的馒头,还曾经在公园的长椅上睡了一夜。
那之后,李子柒学会了打碟,在酒吧做起了音乐 DJ,工资翻了几倍,但是李子柒并不快乐:
" 当时也没有说喜欢音乐,就是为了活下去,觉得它工资高。"
" 那几年过的日子不是生活,而是生存。"
李子柒说,这段经历给她的最大收获,是让她知道了 "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2012 年,因为奶奶的身体逐渐变差,22 岁的李子柒毅然决然辞去了城市的工作,回到四川老家照顾奶奶。
对她而言,城市的生活并没有什么难以割舍,而她真正害怕的是 " 如果这次不回家,那么下次再回家的时候,我可能就见不到她了。"
李子柒的奶奶
回到家后,李子柒开了一家淘宝店,店内生意平平,但好在乡村的生活没有太多花销,大多数的东西都可以自给自足。
命运的转折,在 2016 年出现。
一次,李子柒看到弟弟在家中用手机拍摄短视频,那天晚上,躺在床上的她开始琢磨,是不是也能够用视频的方式,记录一下自己的农村生活。
谈及为何选择这样的题材,她说是因为乡村生活对自己而言,是 " 耳濡目染的,知根知底的,甚至怀着敬畏之心的。"
2016 年,春种开始之前,李子柒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条视频。
因为没有经验,李子柒的第一条视频内容,无论是从画面构图还是内容上,都十分缺乏美感。
在那之后,她找到了一位懂视频的朋友,在向他请教过后,李子柒买下自己人生中第一台单反相机,又花 120 块钱网购了一个三角架。
就这样,24 岁这年,李子柒组建起了自己的 " 团队 ",开启了以视频记录生活的日子。
在这年年底,李子柒发布了一条《兰州牛肉拉面》的视频,意料之外,这条视频火了。
视频里,李子柒展示了一碗牛肉面的诞生:从熬汤、拉面、再到制作辣椒油,全都是由她独自完成。
就连面里要用到的萝卜、香菜与小葱,都是李子柒从自家的地里现摘的。
这些活计对李子柒来说得心应手,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
曾经的苦难,开始蜕变为某种意义上的财富。
而蜕变过程中的痛,谁能感同身受呢?人们看到的,往往只是光鲜亮丽的片段。
李子柒不急不缓的乡村生活与她生机勃勃的菜园,吸引了许多关注。在当时,凭借这一条视频,李子柒就获得了 100 万粉丝,而视频的播放量,也在全网达到了 800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