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三大男性主角聚集一堂,展开言语交锋的这场不到 3 分钟的戏份里,站长与顾主任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在表演细节和台词里渗透给了观众。
然后 40 秒时间顾主任的一次情报传递坐实卧底身份
剧情就来到了男主角的第一次挑战,站长带他直面刑讯过程,对他再次进行洗脑与残酷教育,男主角第一次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怀疑,弃暗投明的种子也就此埋下,至此第一集结束。
大家看谍战剧看什么?看看卧底与反卧底的猫鼠游戏,看对垒双方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看敌友的动态变化,看智斗。
而《叛逆者》第一集,是超额满足了这一类谍战观众期待的。观众得到了一个非常完整又很经典的谍战故事框架,我们看到了敌我双方的明暗对比,看到了敌人的警觉与危机的迫近,看到了我方利用办公室政治完成的掩护与腾挪,也看到了整个剧情的成长线所在——男主角的初步塑造。
这样的开局,是不会放走任何一个谍战剧受众的。
3
我们想看到什么样的开局?
最基本的,能让观众建立起恰到好处的期待。
什么叫恰到好处的期待呢?
从观众的角度,我已经大致触摸到这个故事的大致框架,对这个剧接下来要如何开展剧情有了相对清晰的概念,同时又非常渴望具体情节。
再说得具体点,之于观众,第一集要完成三句话:
让观众知道你们是谁。
让观众知道你们要做什么。
让观众担心你们接下来的遭遇。
开局漂亮的剧基本都能做足这三点,而开局垮掉的剧,全在这三个基本问题出了大问题。
——《山河月明》第一集:走马灯一样给出一大堆人物,让观众直接懵 X。
观众:你们是谁?你们要干嘛?跟我有什么关系?
——《且试天下》第一集:给观众看男主角和女主角装 X,你方装罢我登场。
观众:ok 就算我知道你黑凤梨白凤梨,你们要干嘛?跟我有什么关系?
——《尚食》第一集:于妈味降智剧情不要紧,关键在于三位 PK 做饭的女官啥关系啥诉求啥危机?
——《女士的法则》第一集:一半时间演女主 A 如何担心自己身陷囹圄的亲爹,一半时间演女主 B 如何诱惑同事小弟弟,然后你给我讲这是女性成长律政剧?
观众:你们是谁?你们在干嘛?你们亲成这样跟我有什么关系?
——《风起陇西》第一集,几乎在让观众懵逼这件事上集了大成:先十分钟流水账讲史,然后磨磨唧唧中层斗争,后半截才出现谍战故事雏形。一开始文言味台词劝退没文化的(不是,然后用现代口吻台词气死有文化的,最后热热闹闹一整集,主要人物的性格一点没出来,看上去一片面目模糊。
观众:开局打仗啊,咦咋还光用嘴说呢?历史正剧啊,咦咋突然谍战了呢?台词听着费劲啊,咦咋突然不正经了呢?最重要的是,你们都是谁和谁和谁啊?!
不换台才有鬼。
此外,在漂亮地完成三句话之上,若还能给出意外与惊喜的,通常就狠狠出圈了。
比如《白夜追凶》在经典单元刑侦剧的框架之上,叠加了一个双胞胎兄弟互相扮演的新鲜梗,加上潘粤明的精彩出演,开播即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