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传了,大家都被骗了,这个是谣言。"
近日一则 " 韦东奕帮博士团队解决数学难题 " 的新闻,让去年突然走红的 " 北大韦神 ",再次成为全网的焦点。
在视频平台上," 韦东奕 "" 韦神 " 等话题,播放量均超过 30 亿。
据飞瓜数据统计," 韦神 " 的播放量,比 " 韦东奕 " 还要高些。
图源飞瓜数据
可 " 韦神 " 二字上热搜之后没多久," 韦东奕辟谣 "" 韦东奕否认帮博士团队解决数学难题 " 的词条就取而代之。
对 " 韦神 " 的佩服、对造谣者的愤怒、对编造谎言的不理解 …… 种种情绪的交织,造就了一场场流量的狂欢。
而韦东奕这个名字,能与 " 谣言 " 联系在一起,或许是这场闹剧中,最讽刺的事。
离谱的造神
" 韦神 " 韦东奕,是如何走进公众视野的?
2021 年 5 月末,在一条引得 300 万人点赞的街头采访视频里,一个被误以为是北大学生、真身是北大老师的人,正平静地回答着记者的问题。
他衣着朴素,抱着个 1.5 升的矿泉水瓶,提着一个装着包子馒头的塑料袋。
他说,自己是北京大学数学系 10 级本科生,14 级研究生,现在是北大数学系老师。
高中参加数学联赛获得了山东省第一名,还获得了数学奥林匹克金牌,这样保送了北大。
采访中的他不善言辞,被要求说一句加油打气的话时,也只说了一句朴实无华的:
" 加油!欢迎来到北京大学 …… 我也不会说别的。"
这段采访原本没有引起多少波澜,直到有人一眼认出:
" 这不韦神、韦东奕么?"
原来,在学术江湖上,早就流传着韦东奕的传说。
在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里," 韦神 " 从高中就不用带课本。老师在台上讲数学题,他在下面闭目养神;一旦睁开眼,老师就知道自己讲错了。
担任助教时,老师向同学们介绍说:你们有题不会可以问我,我不会的问助教;助教不会的话,那就是题不对。
此后,这个被同行称为 " 教主 "、原本不在大众关注范围内的数学天才,不断在北大校园被 " 偶遇 "。
网友在社交平台上传韦东奕大步流星穿梭在校园的身影,记录他在食堂打饭的背影、在课堂上飞一般的语速和满满的板书。
甚至有自称听过韦东奕课程的北大女生说,她利用课上所学公式抓娃娃,一次就成功了。
铺天盖地的 " 神 " 字,给韦东奕增添了亮眼的光环,可专业度极强的学术领域,在不少人看来,没有文章可做。
越来越多双眼睛,开始关心他学术成就之外的私生活,渴望造就一个不懂数学的路人,也能顶礼膜拜的 " 神 "。
去年高考前的热度渐渐散去后,5 月 6 日,一张言之凿凿的聊天记录,又把淡出互联网视线的韦东奕,拉回了聚光灯下。
某大 V 发布的一段微信聊天记录里,是这样说的:" 一个科技公司建立仿真模型模拟产品物理性能,韦神只用一晚就解决了困扰 6 名博士 4 个月的难题,仿真数据与实验室数据匹配度达 99.8%。"
而且 " 他不要报酬,因为觉得‘太简单了,没必要给钱’,公司只能往他的交通卡里充了钱表示感谢。"
一个人吊打六个博士、淡泊名利、打钱都是打到公交卡这种再朴实不过的 " 账户 " 里 ……
爽文都不敢写的剧情,在现实中发生," 韦神 " 再度爆红,天才和普通人的差距,再次席卷网络。
漩涡中心的韦东奕,不知道自己怎么就 " 又火了 ",无奈传言甚嚣尘上,他才接受媒体采访并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