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单的路上,只有影子陪伴我。"
——韦东奕
OMG,那个男人又双叒登上了微博热搜。
上一次,网友惊奇于他青铜的外表下,竟然隐藏着王者般的实力。
这一次,开局只凭一张截图,就让网友脑补出了一部爽文小说。
然而,看似爽文的套路,实则这样的主角在现实中真实存在。
他究竟是谁?
他是第 49 届、50 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满分获得者,后被保送到北京大学。
大学期间,华罗庚金奖、陈省身金奖、林家翘金奖等等数学界顶级奖项均被他收入囊中。
他独创了自己的解题方法 " 韦方法 ",能做到比标准答案还简洁、速度更快。
他的数学世界,连北大的老师也经常解不开。北大甚至流传着一种说法," 不会的题目问老师,老师不会的题目问韦东奕,连他也不会的,那一定是题目错了。"
北大扫地僧、陈景润接班人、五百年才出一个的传奇人物,但这些只是他头衔的一部分。
北大把他视若珍宝,哈佛为了收他进校,甚至愿意打破百年校规。
凭借诸多的传奇经历,一众网友更愿意称呼他为——韦神。
韦神,全名韦东奕,1991 年出生,是个不折不扣的 90 后。
爸爸是山东大学数学系教授,妈妈是山东建筑大学教授,从小韦东奕就在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中长大。父子两人茶余饭后的娱乐活动经常便是:" 来,我们做道数学题。"
小学时,韦东奕就展现出极强的数学天分。在其他同学还在为九九乘法表挠头时,韦东奕就被《华罗庚数学学校》所吸引。一本书翻到最后,他这样评价道:" 并没有特别之处,只是难度很大的数学题。"
这样的性格,似乎注定了他的不合群。不过,他无所谓,甚至可以说,玩具、看电视、上网对他来说都无所谓。
因为自从解出第一道数学题开始,他就体会到了一种别样的快感,那是平常玩乐所不能带给他的。
别忘了,那时的韦东奕不过才刚刚一年级。
学校老师要求写周记,于是他写出了这样一段话:
" 周末闲来无事,站在家中阳台上向下望去,看见一只青蛙在那里一蹦一蹦,看那青蛙的运动轨迹多么的像双曲螺旋线。"
" 引理 1、2、3、4。证明:xxxx "
上初中后,韦东奕加入了山师附中奥数训练队。他的伯乐,也正是后来担任韦东奕高中数学老师的张永华一眼发现这孩子的不一般," 他的解题路子远不止初中、高中水平。"
老师在前边讲到一半,经常会有一个声音插进来:" 错了,太麻烦,我来讲。"
没错,这个声音的来源正是韦东奕。
结果,韦东奕的解题方法果然快狠准,被当众薄了面子的老师们只能偷偷在背后骂,那个学生" 情商低、不会来事儿 ",只有张永华被韦东奕对数学的耿直和赤诚所感动,之后更加毫不掩饰对他的喜爱,那是一种英雄惜英雄的尊重。
张永华老师说," 不了解他的人,肯定不能理解他。我敢肯定不出五六年的时间,他一定可以震惊世界。"
果然,一语成谶。
到了高中,韦东奕的光芒已经无法被数学界忽视。他不仅获得数学联赛山东省第一名,还进入了数学奥赛国家集训队。为期 24 天的集训,共 8 场大考,每次考 4 小时,解 3 题,共经历 24 道题的考验。那年集训队共有 32 人,皆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天之骄子,能经过层层选拔、顺利参加考试都已经是天才中的天才,尽管如此,仍然有无数英雄止步于此。
一同参加过集训的,还有曾获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金牌的张一甲,她这样形容那场魔鬼试炼:
" 那时我常有在 4 小时内只完成 2 道甚至 1 道的情况,依然不惭愧。而韦东奕创造了 24 道题完成 23 道半的记录,(唯一没解出的那半道其他队员更是全军覆没),连国家队最厉害的教练都叹为观止。"
不仅如此,韦东奕常常用自己独创的 " 韦方法 ",在考试开始后的一个多小时就做完了 3 道题,比别人缩短了一半时间。然后,他就自顾自进入了自己的世界。
张一甲这样形容他做完题后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