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未经证实的网络传闻把青年数学家韦东奕推上了热搜。
根据这位不具名的发布者描述,某科技公司六个清华博士组成的团队搞了四个多月都没搞定的项目,被韦东奕一个晚上解决了。科技公司想给韦东奕报酬被拒绝,理由是 " 题目太简单,没必要给钱 ",最后公司给韦东奕的公交卡充了钱。
其实这个故事仔细想一想,是可以察觉出不对劲的。
我相信韦东奕的水平一定在普通清华博士之上,但是我不太信差距可以大到六个清华博士攻坚了好几个月都解决不了的难题被他一个晚上就轻松突破,毕竟清华博士已经站在国内学术圈的象牙塔尖了。
陶哲轩是比韦东奕更夺目的天才,17 岁读博士,24 岁当教授,31 岁就拿到了数学界分量最高的菲尔茨奖,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数学家之一。
但面对这样一个超神的存在,陶哲轩的博士生表示,别的科学家做不出来的题,导师一时也是做不出来的。
神是真的神,但再神也是人。就像飞人博尔特,他跟第二名的差距也只在 0.2 秒之间,不可能一键加速,一秒就到终点。
高手和高手之间,是不会拉开巨大差距的,因为赢那么 0.01 秒,已经要拼尽一生的力气。
果然,没多久韦东奕本人就站出来辟谣了,根本没有这件事。
但为什么大家深信不疑呢?
1. 这个故事很韦东奕。
韦东奕的神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他确实有过人的智商和超强的学术能力。
两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满分金奖得主,28 岁就成了北大助理教授,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多篇重量级论文。
另一方面,他过分低调朴实的作风也完美契合了人们心中扫地僧的形象。
韦东奕第一次出圈是去年五月接受采访时,一手拎着一只装了两个馒头的塑料袋,另一只手提着一瓶大瓶装矿泉水,头发凌乱,眼神飘忽,关键是口齿还不太清楚。
他自称是北大老师,评论区不淡定了,一群人高喊着北大怎么能请这样的人当老师,再也不会送孩子进来了。
结果上网一搜,啪啪打脸:看脸以为他是个傻子,看完简历才知道傻子竟然是自己。
这样一个沉浸在自己的数学世界里,不爱抛头露面,也对物质没有半点追求的学痴,倒是真的有可能做出帮人做题不屑收钱这种事的,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毕竟我们大部分普通人都不懂大神们的数学,只能看人设。人设统一了,故事就能认得下。
2. 这个故事的传播者颇有分量。
第一个转发这条消息的人是贼叉,浙大数学系博士,知名网络大 V,每天都在微博上舌战群儒,口才了得,是一个特别喜欢质疑的人。
数学咱不懂,但圈里人都盖戳了,外人当然深信不疑。
所以神话破灭后,翻车的并不是韦东奕,相反,吃瓜群众觉得他更可爱了。不属于自己的浮名,人家压根不稀罕。
我不知道编出这样的段子到底是图什么?但我知道这样反智的吹捧一定是韦东奕本人厌恶的。为什么要把一个纯粹的数学家娱乐化?
在这个 " 韦东奕把六个清华博士秒成渣 " 的故事里,智商拉胯的不是清华博士,而是毫不犹豫选择相信这个故事的数学大 V。
普通人轻信这样的段子不奇怪,但贼叉作为一个数学博士,本应该是第一个站出来质疑这个故事,结果却成了最积极的传播者,这就很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