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耳东陈
监制 | 吴怼怼
2022 年,内娱考古从春天考到夏天。
5 月 9 日,14 岁的胡皓康(胡军儿子)一组杂志照上了微博热搜,事情发酵到晚上,# 蓝宇 #、# 军烨 # 相继爬上热搜,整整挂了两天。
接着网友复盘这次热搜酝酿的过程——刘耕宏火了,一些人跟着刘耕宏跳操的同时,另一些人想起他曾经上过《爸爸去哪儿 3》。
继而想到,节目播出快 10 年了,从前上节目的孩子现在都干嘛去了?
一搜近况,《爸爸 1》中张亮的儿子天天谈恋爱了,当年的「佳偶天橙」CP be。
刘烨的孩子诺一霓娜演话剧了,胡军的儿子康康 14 岁举手投足就有霸总范儿 ……
# 军烨 # 这种时代的眼泪营销号自然不能放过,紧接着五季《爸爸去哪儿》的名场面再次被翻。
只是这次的话题度没能接棒「斯琴高娃羊胎素」和「海清你是我的神」,营销号赚了一波眼球就换阵地了。
事实上,如今每天打开微博,总能在文娱板块的热搜上发现些熟悉的姓名和陌生的事情,点开一看,都是陈年往事。
大家都懂,今年内娱供给的新内容实在乏善可陈,往年的快乐源泉(选秀、耽改)如潮水褪去,清朗之后明里暗里磕 CP 搞粉丝拉踩的营销号难以为继旧内容思路,一片死气沉沉下,考古成了曲线救国。
然后,复古风燎原。
从檀健次《猎罪图鉴》后内娱初代男团成长史被挖,到斯琴高娃羊胎素,海清你是我的神,快男快女抓马场面集锦,0713 快男,经久不衰的拿着放大镜看甄嬛 ……
能为网友提供情绪价值的内娱历史,无外乎两类,一是有梗,二是戳中怀旧情结。
一切偶然的走红之中,都有其必然的因素。
现实生活的精妙在于,发生的故事看似各自独立,实则环环相扣。
01
梗与观众心理
复盘时间线,在斯琴高娃和袁立《母亲,母亲》发布会采访名场面前肆虐社交媒体的,是刘浩存采访中的迷惑发言,金句有针对演技的「这是会播出去的吗」,以及针对天赋的「怎么不算呢」。
话要说回贺岁档《四海》上映,资源炸裂的刘浩存路人缘约等于「这片有她我就不看」。
她的坏人缘为韩寒电影票房滑铁卢顶了大锅的同时,滋养了不少 B 站 UP 主。
一个明星「被讨厌」对作品而言百害无一利,但在社交媒体玩起梗,能满足人们的冒犯性快感。
「梗」的底层逻辑是交互性。相比于明面上人人都懂的内容,梗是一种有「门禁」的交流方式,不懂的人不明所以,懂得人自有一番解除门禁的乐趣在。
刘浩存采访天真之下显而易见的不真诚,代表着一种并不高明的心机,明星的身份是符号,你本真的性格为人是什么样,不是大众真正想要探究的。
大众在乎的,是呈现出来的、有连贯性的、一以贯之或自相矛盾的内容。
刘浩存的矛盾感激发的,是人们对装腔作势的嘲解。
在 B 站、小红书,模仿刘浩存参加述职、考雅思口语、面试的 UGC 内容层出不穷,菜与不自知换个场域,就成了笑料。
刘浩存的不坦然,为斯琴高娃羊胎素梗走红做了铺垫。
羊胎素梗 2 月份走红,起源于 up 主积米刘在 B 站、抖音、微博多平台发布的视频《羊胎素仿妆 …… 这是可以化的吗》。
原采访中,斯琴高娃和袁立采访过程中阴阳怪气地互怼,言语是迂回的,情绪是直白的,脸上是挂笑的,其实尝试互击要害。
观众嘴上说着尴尬,其实心理暗爽。这段采访满足的,是人们内心拧巴的攻击性。
单纯放在采访语境里,这段至多也就是明星关系不和的佐证。但过去高段位的言不由衷翻红时,遇上如今新生代采访的遮遮掩掩,社交话题的恶趣味就上来了。
袁立那句「这是可以说的吗」跟刘浩存「怎么能不算呢」异曲同工,既然刘的不真诚让人有一万句吐槽,那么把她跟怼人高手斯琴高娃凑一起,场面必定精彩。
编排笑话以供自娱的时候,表象之下掩盖的,其实是对现状的不满。
这在海清「你是我的神」事件和陈坤谢霆锋当快男评委时吵架两件事上,情绪表现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