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握一支钢笔,右手握一支铅笔,
双臂高悬于空中,
带动两支笔缓慢地曲线交错穿行着,
身体随之前仰后合、上下起伏,
仿佛模拟着自己心中的另一个平行时空或高维空间。
也是那一年,这个木讷的男生终于在养蛊般的试炼中杀到了最后。之后,韦东奕正式代表国家队,征战第 49 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而这,才刚刚是他封神之路的开始。
2008 年,代表国家队出战的韦东奕还在读高一。这次战场上,他的对手是来自全世界的顶级数学天才。
从解题方法来看,毫无作战经验的韦东奕似乎毫无威胁。在难度最大的平面几何题中,韦东奕居然选择用纯代数的证明方法,解答长达四页。
而从最终结果来看,籍籍无名的韦东奕仿佛天神降临,6 道大题全部获得满分,毫无悬念拿下了第一名的金牌。据说那一年,全世界仅三个满分,韦东奕就是其中之一。
据传,当年的国家队副领队用时三小时才解韦神的证明。他的读后感是 "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2009 年,韦东奕又一次参加了第 50 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几乎毫不意外,他又获得了满分,也是国家集训队测试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满分。
当年那场测试的其中一道题,连智商超过爱因斯坦、数学领域最高奖项菲尔兹奖的获得者、竞赛组特邀嘉宾的陶哲轩都做了 7 个小时,而韦东奕只花了 1 个小时。
那一年,韦东奕高二。
韦东奕用一次次惊艳的表现,让北大注意到了这股有破竹之势的新生力量。
北大的代码是 10001,意味着其在全国所有高校中排第一;而北大数学系的编号是 01,意味着在全校所有专业中数学系排第一。所以,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就有了中国 " 第一学府第一系 " 的称号。
这里聚集着无数中国最顶级的数学天才,而韦东奕的光芒,依旧在璀璨的群星中不可忽视。
被保送到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后,得以在更丰沃土壤中生长的韦东奕一路披荆斩棘。
据传,大一刚开学不久,就轮到了韦东奕讲习题课。
一番讲解之后,台下鸦雀无声。直到老师问大家," 都听懂了吧?"
数院的学生集体哀嚎," 老师,您还是再讲一遍吧!" 老师微微一笑," 不行,我也没听懂。"
北大甚至流传着一种说法," 不会的题目问老师,老师不会的题目问韦东奕,连他也不会的,那一定是题目错了。"
大三,在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上,韦东奕一人就斩获 6 块金牌,直接拿下丘赛的大满贯。
要知道,丘赛可不是什么寻常的比赛,而由 " 数学皇帝 " 丘成桐创办的中国难度最大、水平最高的数学竞赛。
据相关同学爆料,丘赛加起来共 58 本书,内容是清华北大数学系教材的三倍,每一本都不是一般的难,即使开卷考书上原题也很难正确解题。
当时北大的学生们都调侃:韦神凭借一己之力就碾压了我们的主要对手清华和中国科大。
顺利从北大毕业后,垂涎已久的哈佛大学终于按捺不住向韦东奕抛出了橄榄枝。
并且,甚至愿意为了他打破百年校规:免除英语考试。
中国的基础学科和国外比,综合实力仍然有着客观上的差距。选择到哈佛继续深造,对于 " 数学疯子 " 韦神来说似乎是最好、也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选择。
但是,韦东奕最终拒绝了哈佛的邀请。
他决定继续留在北大,在北京大学硕博连读,师从北大副校长田刚院士。现在的他,是一名北大数学系的助理教授。
值得一提的是,田刚院士的老师正是丘成桐,而丘成桐的老师是陈省身,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数学硕士学位,更是华人领域的数学巅峰。
中国科学一代又一代的薪火,就这样传递到了我们的手中,绵延不绝,春风吹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