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哈尔滨记者 高云 文 / 视频编辑PbV拜客生活常识网
"《人世间》是有条件在哈尔滨拍的。" 记者在张峰的手机里看到了一段航拍视频,镜头掠过一大片低矮的平房区,白雪覆盖着屋顶和斑驳的小道,低矮的木栅栏上飘过炊烟 ……" 双城的这片平房跟几十年前的‘光字片’太像了,原生态的东西肯定比搭的假景强,有烟火气。可惜了,剧组不知道这地方。"PbV拜客生活常识网
张峰,哈尔滨的 " 明星领路人 ",他陪于和伟拍大夜戏、给许鞍华 " 挑毛病 "、带着《无证之罪》的导演满街寻找 " 案发现场 "…… 不管多大腕儿的明星,只要剧组在哈尔滨开机,小到衣食住行,今天盒饭吃什么菜,大到找拍摄地、搭布景、联系群众演员、寻求官方支持,张峰的团队都能搞定。行业内,这种为外来剧组提供 " 本土化服务 " 的公司被称为 " 地接 "," 地接 " 公司手握各种本土资源,拔尖的都是能在当地影视圈搅动风云的人物。PbV拜客生活常识网
《2021-2022 年中国影视行业发展状况及消费行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影视行业市场规模为 2349 亿元,即便在疫情的影响下,同比增长仍高达 23.2%,这个庞大数字背后是数以百万计的台前幕后从业人员,普通观众只能看到明星的光鲜亮丽,撑起了这一方 " 影视江湖 " 的还有银幕背后形形色色的打工人。张峰入行已经 30 多年,从打杂的剧务到制片人 " 峰哥 ",他感受过中国影视圈最真实的人情冷暖,也一路见证了东北影视行业的变迁。PbV拜客生活常识网
借来 500 个武警当群演PbV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群光着膀子的日本兵列队跑过中央大街,路人纷纷停下鞠躬行礼 …… 这是电视剧《零下三十八度》开头的一幕,镜头语言无声传递着伪满统治下东北人民的屈辱。这些 " 日本兵 " 是张峰借来的," 都是真的武警,个个有腹肌,跑起来一看就是军人。这部戏在哈尔滨拍的时候,省里市里非常支持,我拿着文件去找的武警部队,最多借来过 500 个战士,戏里国军、日军和伪警察都是他们演的。" 于和伟和王丽坤主演的《零下三十八度》拍摄于 2011 年,这部谍战剧是张峰事业的转折点。PbV拜客生活常识网
1987 年,冰球运动员出身的张峰进入哈尔滨电视台电视剧部工作,当时东北影视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年代,龙江电影制片厂拍出了《年轮》《雪城》《泯灭》等经典之作,本土故事加本土团队,创作实力在全国都是一流的。那个年代的影视剧没有大投资和大明星也同样受老百姓追捧,《雪城》热播时,大街小巷都在放刘欢唱的主题曲《心中的太阳》。新人张峰进入电视台从剧务和摄像助理开始干,当年哈台拍了不少宣传正能量的自制剧,像好民警杨光事迹改编的《送你一束阳光》,以 " 赖宁式好少年 " 季洪波作为人物原型的《戴红领巾的男子汉》。上世纪的黑土地影视作品带有浓郁的乡土情怀,屡获全国大奖,张峰至今记得自己参与的第一部戏叫《阿拉锦金杖》。PbV拜客生活常识网
导演们见到身材高大、外型硬朗的小伙儿张峰都会多看两眼,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张峰也想过当明星。拍摄电视剧《女子大监狱》时,他被安排客串一个小角色——目睹犯人逃狱的 " 种瓜人 ",戏不多,却一下子让他的明星梦醒了,"" 戏和想象中完全不同,压力太大了,不适合我,还是踏实干幕后吧 "。PbV拜客生活常识网
严寒把于和伟冻出 " 灵感 "PbV拜客生活常识网
1992 年,张峰调入新成立的哈尔滨铁路电视台专题部当记者,不久就拍出了获得全国新闻一等奖的专题片《局长的眼泪》。在传媒行业上升势头最猛的几年,朋友多、路子广的他成了电视台广告部的经理,跟客户和 " 金主爸爸 " 打交道,手里累积了大把资源。PbV拜客生活常识网
上世纪 90 年代末,港台合拍片大热,卖座的商业片成为主流,中国影视行业进入变革期,龙江本土出产的影视作品开始逐年减少。进入 21 世纪,来哈尔滨走穴、拍戏、开演唱会的明星多了," 最早的费翔演唱会和周华健演唱会都是我做的地接。" 张峰说。十几年前哈尔滨的 " 地接 " 还不是流程化操作,从打前站、接明星、安排饭,到解决场地突发情况千头万绪,消防、水电各种意想不到的地方随时可能出幺蛾子,他每天忙得团团转。有人开玩笑," 台上灯泡不亮都得你亲自上去拧。"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